歧視的重量:污名遍及全球 擊潰肥胖者自信

歧視的重量:污名遍及全球 擊潰肥胖者自信

策劃、編譯■李威撰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近日公布一分報告,指出肥胖率持續走高, 肥胖無疑對健康造成風險,而提倡減肥也已成為全球性風潮, 用不當方式解決肥胖問題,既可能造成歧視,也可能無法抑制肥胖的發生。 無論是平面或電子媒體,報導與肥胖相關的新聞時,經常可見肥胖一詞後頭冠上「流行病」(epidemic)的字眼,藉以描述嚴重的肥胖危機正在快速擴散。日常生活當中,肥胖不只是引發慢性病的潛在危險因子,肥胖也經常被假定成是一種「疾病」。 包括政府、學校、醫療單位、民間機構與公衛專家在內,肥胖已被當成是醫療化(medicalization)的對象,與肥胖有關的異常健康狀態與不良習慣都需要被矯正,矯正過程則充斥許多歧視與偏見。 據耶魯大學魯德食物政策與肥胖中心(Yale University Rudd Center for Food Policy & Obesity)的普爾(Rebecca Puhl)與布朗奈爾(Kelly D. Brownell)所作的調查,職場、醫療單位及校園是肥胖歧視最普遍的地方。 肥胖讓職場之路備受阻礙 肥胖被當成是疾病的觀點愈加普及,許多雇主也就不知不覺將肥胖的求職者放在相對不利的位置,使得職場成為肥胖歧視最嚴重的所在,存在求職不易被率取、薪水待遇較差或升遷較困難等問題。 有實驗證明,雇主在翻閱履歷時就已經從文字敘述與相片作出判斷,影響求職的不只是肥胖的外貌,肥胖通常也意味著許多負面偏見,如性情懶惰、不知自我節制、不愛乾淨、生產力偏低、進取心薄弱、缺乏決心及情緒起伏不定等。而由於門面需要,肥胖求職者特別不容易應徵業務方面的工作。 不少學者指出,肥胖者在職場面臨工資懲罰(wage penalty)問題,且也有充分證據指明,肥胖女性的工資懲罰又比肥胖男性來得更顯著。從個體經濟學的學理出發,生產力較低的勞工自然獲得較少薪資,而由於肥胖容易影響勞動生產力,導致曠職率偏高且增加雇主支付的健康保險費用,因此肥胖者的薪水當然較低。 ▲美國紐約舉辦美網公開賽,一名看完比賽的婦女正準備離開現場,圖攝於2007年9月4日。(圖文/路透) 但康乃爾大學政策分析與管理學系教授柯利(John Cawley)卻認為,肥胖者賺取較少薪資,固然有部分原因是來自生產力偏低及雇主支付的醫療健保費用增加,但工資懲罰的現象有部分原因是歧視所造成。 柯利指出,肥胖者薪資偏低的現象,不只是出現在像美國一樣由雇主負擔民營健保保費的國家;在許多開辦全民健保的國家,肥胖者也同樣面臨薪資偏低的問題。因此,肥胖員工薪資偏低,不全然是雇主為了反映成本而降低員工薪資。另外,有實驗證明,肥胖者在工作表現的評估上,通常不易獲取正面評價。 佛羅里達大學法律系教授諾亞(Lars Noah)指出,20多年前許多人意識到抽菸的危害,雇主因此開始調查員工是否有抽菸習慣,有些公司甚至拒絕錄用有菸癮的求職者,並向吸菸員工收取較高的保費。後來,在菸草公司與美國民權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的奔走游說下,才成功要求各州立法者將抽菸的生活形態列為法律保障的一環,而不是透過立法的方式來歧視吸菸者。 在美國,肥胖的爭論與過去的抽菸問題類似,但立法者卻不願救援這些肥胖的被雇者。食品商的遊說力量絕不亞於菸草公司,但問題就卡在許多人不明白這些過於放縱自己的人究竟有何值得同情之處? 著有《飲食國度:揭露肥胖聖戰》(Diet Nation: Exposing the Obesity Crusade)一書的巴沙姆(Patrick Basham)則替雇主的差別性對待提出辯護,他認為打擊肥胖的任務應交給私部門負責,因為政府徵收肥胖稅的方式反傷及生產。他相信,將解決肥胖的問題交給雇主、保險業者及其他私部門機構時,肥胖者必須直接面對壓力,而這也是解決肥胖問題的最佳方式。 密西根大學教授柯克蘭(Anna Kirkland)指出,懷孕、身心障礙與肥胖,都對身體狀況構成一定限制,但法律只會保障懷孕婦女與身心障礙者免於就業的歧視,但法律卻不會保護肥胖者的就業權益(美國的舊金山與肥胖率最高的密西根州是例外)。 肥胖對健康的影響無庸置疑,但健康問題的責任歸屬卻有不同理解。在美國,絕大多數民眾視健康的好壞為私人事務,肥胖與否牽涉到的是個人意志力的問題。 醫師伍德森(Cheryl Woodson)則認為,肥胖不該被歧視或懲罰,他認為外在環境不利於減少肥胖情況的發生,諸如鋪天蓋地的食物廣告會引誘消費者購買導致肥胖的食品,而另一方面,健康食物的售價又比一般食物高出許多。 醫療過程亦充斥偏見 雪城大學教授布朗(Harriet Brown)指出,某些最嚴厲苛刻的歧視其實是來自醫療專業人員。根據一項調查,690名接受訪問的家庭醫生中,有半數以上的醫師明白地表示肥胖者是笨拙的、不吸引人的、醜的且不會乖乖配合治療。 不同於對性別、種族、經濟地位的歧視,多數人由於顧慮到政治正確,因此不會明目張膽表達自己對上述族群的偏見,但對於肥胖者的批評卻經常毫不掩飾,醫療人員亦不例外。 儘管有人指出,醫療人員可能故意使用污名及羞辱的方式來減少肥胖的發生,認為這種方式最能收效,但布朗對此表示懷疑。他認為,肥胖者反而會因此不想前往醫院就診。在哥倫比亞教授衛生政策的穆尼格(Peter A. Muennig)也同意,「污名與偏見只會加諸更多的壓力」,若肥胖者因此心生排斥,會減少就醫意願,結果反而讓肥胖者更容易生病。 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胡辛加(Mary Huizinga)曾作過一項研究,他發現病患的BMI值越高,醫師就愈容易不尊重病患,且醫生會花費較少時間及提供較少的資訊給該名病患。 學生難逃同儕嘲弄 林肯大學(Lincoln University)在2009年規定,BMI值只要超過30的新生,就必須每週參加3小時的塑身課。此舉引起許多學生抗議,認為這是刻意針對肥胖學生的歧視性政策,重點根本不是放在健康,如果對健康有益,則應該是鼓勵所有人參加,而不是鎖定特定族群。 美國有些高中推廣減肥運動,有女高中生行經貼滿減肥海報的走廊時,遭到同學訕笑。有女同學表示,現在不少學生在吃東西的時候都特別戰戰兢兢。營養學研究員貝肯(Linda Bacon)認為,污名化的方式只會讓瘦身材的學生去嘲弄體態豐盈的同學,但這卻無助於肥胖學生去改善自己的健康習慣。這種對於肥胖者的嘲弄,甚至早已出現在學齡前兒童身上,先前有研究者指出,孩子在6歲時就懂得使用懶惰、愚笨、說謊、醜陋等字眼來形容同儕。 當全球各國衛生官員都在關注肥胖帶來的威脅同時,有些人也意識到肥胖者遭污名化的程度日益嚴重。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布魯威(Alexandra Brewis)就指出,世界各國紛紛致力消滅肥胖,同時也助長了「肥胖污名的全球化」。 他發現,當各國如火如荼展開減肥運動,傳遞瘦身的健康訊息同時,同時也會傳遞出對肥胖的負面道德評價。這些道德評價不僅會打擊肥胖者,使其對自身肉體產生反感,也會降低肥胖者的自信心。 另一個嚴重狀況是,布魯威針對多國進行調查,發現瘦身運動已經開始顛覆某些國家及地區的傳統審美文化,譬如波多黎各與美屬薩摩亞等地區原本對豐盈的體態持正面觀感,但近幾年來已逐漸產生變化。(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