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東亞島嶼主權爭議與日本國內政局變化

(一)前言 日相野田佳彥執意「國有化」釣魚臺後,東北亞安全頓時陷入緊張。對面日「中」關係的急轉直下,以及美國對釣魚臺列嶼安全承諾的有限度保留,9月20日,野田首相接受《朝日電視》訪問時,坦承錯估形勢,表示「國有化」的反應超出預期。 事前,日本朝野認為,「國有化」未背離美國釣島「維持現狀」的要求,稱不上脫稿演出,無損「美日同盟」的互信基礎,同時可令兩岸的反制行動師出無門,可謂一石二鳥的萬全之策。然而,野田首相錯估形勢,釣魚臺「國有化」不僅驚動美國,更令日「中」關係再現危機,其程度更甚於2005年小泉內閣時日「中」關係的緊張。 (二)釣魚臺爭端與東亞區域安全 野田首相盤算著胡錦濤的十年任期將屆,中共「十八大」召前夕,「胡溫體制」以安全「下莊」為念,且在權力交班的敏感時刻,中共萬事莫如「維穩」急,此時日本正值民主、自由兩大黨黨魁選舉,野田以「國有化」釣魚臺力抗來勢洶洶的右派「購島」之議,試圖掌控外交、安保政策的「話語權」(discursive power),在即將到來的眾議院大選中,力保民主黨的江山。 然而,野田的如意算盤撥錯了。「國有化」釣島不僅無法挽回民主黨執政失敗的頹勢,更引發日「中」關係陷入雙方建交40年來最大危機。此外,美國亦憂心東北亞情勢因日、「中」釣魚臺的緊張對峙失控,使美國捲入一場意外的戰爭。為此,美國國防部長潘內達(Leon Panetta)兼程趕至東亞,在日、「中」之間進行斡旋,避免雙方誤判情勢,導致難以收拾的後果。 野田表示,雖然事前預測到會產生一定的摩擦,但是結果超乎想像。野田的失算暴露日本民主黨政權在外交、安保政策決策品質的低落,亦是該黨在缺乏執政經驗下,卻執意「政治家主導」政策,形成決策偏差的結果。其實,野田不僅誤判中國大陸對「國有化」釣魚臺的反彈力道,亦錯誤解讀美國將釣魚臺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的安全承諾,因美國支持釣魚臺行政管轄置於日本之下,非放任日本在釣魚臺問題上為所欲為。9月19日,潘內達在「中國裝甲兵工程學院」演說中指出,美國對盟國的安全承諾「不意味美國就任由那些國家採特定立場」即為明證。 戰後,日本囿於「憲法第九條」與《美日安保條約》,在缺乏美國的支持下,難以獨力在釣魚臺水域輕啟戰端。在日、「中」釣魚臺爭端的較勁中,美國清楚地表態不願在釣魚臺意外的戰火中,付出美「中」關係的代價,此勢將迫使日本在釣魚臺爭端中後退,換取中共節制「反日」運動的規模與在釣魚臺水域「船海戰術」,使日「中」關係回到常軌,避免擦槍走火。惟在9月21日民主黨黨魁選舉中連任的野田,如何既保住日本外交顏面,又能調整「國有化」釣魚臺的錯誤政策,將為其內政上的難題,但或許解散眾議院,讓日本國民在選戰中做出裁判是可能的選項。 此外,日本在「國有化」釣魚臺的失策中,須重新省視過去將美國「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政策理解為美國重整「太平洋第一島鏈」,以「圍堵」崛起中之中國大陸的迷思。中共非當年的蘇聯,市場經濟下的中國大陸與歐美經濟已形成「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狀況,美國的對「中」政策非冷戰時期「圍堵政策」(containment policy)的再現,美國與中共間的矛盾亦非「敵我矛盾」,美「中」關係是多層次的,非一元化的非友即敵,而日「中」關係亦是如此。 美國學界認為,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採行的東亞政策與其說是「重返亞洲」,不如將之理解為「再平衡」(rebalance)政策,此非衝著中共而來,而為向東亞國家展現「華爾街金融風暴」後的美國仍「寶刀未老」,可掌控全局,其間與中共雖存在矛盾與歧見,但不表示美國以中共為敵。美國戴維森學院(Davidson College)東亞政治學教授任雪麗(Shelley Rigger)則闡述,美國的目的不是阻撓中國大陸的崛起,而是防止中國大陸崛起後,壓縮到其他周邊國家的行動自由和自由選擇權,美國不欲見東亞回到由中國大陸主宰一切的「歷史現狀」(historical status quo)。因此,石原慎太郎等日本右翼對中共的挑釁無法獲得美國的支持,而美國亦深知這群右派政治人物不僅「反中」,亦「反美」,這樣的日本對美國而言,應較中共更為麻煩。 10月12日,日本國家戰略擔當相前原誠司接受「朝日電視」時表示,由於石原提出購島計畫並表示,即使同中共開戰也在所不惜的強硬論調,野田擔心事態因此惡化因而加速釣魚臺列嶼的國有化進程。然而,野田以「國有化」與石原的「購島」拚場,無疑踏入日本右派的「賭局」,而「美日同盟」正是賭注,美國無法坐視執政的野田加入這場世紀豪賭,這無疑是為對中央政權躍躍欲試的大阪市長橋下徹等右翼地方政客作嫁,不利東亞未來的穩定。 然而,釣島爭端因美國四十年前處理「返還琉球」失當而起,在釣魚臺主權上維持形式上的「中立」,不足以使美國在此爭端中置身事外,此爭端延宕至今,過程中日本變本加厲,逐步強化對釣魚臺列嶼的實效管轄,全靠美國的背後支持,但此無助於爭端的解決,徒令緊張升高,將使美國「公親」變「事主」。因此,「釣魚臺爭端」已進入新的階段,美國應鼓勵東海各方「以對話代替對抗」,尋求規範性解決東海爭端,避免事態擴大,危及區域安全及穩定,而此亦可避免美國在亞太之「再平衡」戰略開展中出現意外。 (三)日本政壇的因應動態 「國有化」釣島後,中國大陸社會「反日」情緒再現,中共官方雖未祭出經濟制裁手段,但中國大陸人民對日貨的抵制已造成日本製造業的壓力,令始終處於低迷的日本經濟無疑是冰前颳雪。對於日「中」關係因釣島爭端出現危局,日本經濟界感到不安,日本經團聯會長米倉弘昌表示:「將中共視為問題的事稱為『沒有問題』,這一點實在難以理解。」米倉代表著日本商社期待野田內閣正視釣島爭端,透過對話解決歧見,避免日、「中」政治關係倒退影響到常態的經貿往來。 惟野田內閣至今在釣島爭端中無退讓跡象,外相玄葉光一郎仍強硬表示,日「中」關係是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但是釣魚臺主權「不能讓就是不能讓」。日、「中」雙方在釣島爭端相持不下,日本認為中共將以釣島「維權」(right defense)常態化因應,因若暫停釣魚臺海域的「維權」,中方恐被認為承認日本對釣島的「國有化」。對此,日本外務省官員表示,此宛如將棋中的「磨棋」,但目前需要堅持。10月12日,大陸「外交部亞洲局長」羅照輝訪問東京,與日本外務省亞太局長杉山晉輔舉行會談,雙方在釣島爭端中仍無交集,但同意展開新一輪次長級磋商。然而,在野田首相難以收回「國有化」成命下,在民主黨政權時期,日、「中」修復關係恐將遙遙無期。 誠然,日本不願承認釣魚臺主權存在爭議,但若中共將釣島「維權」常態化,且日方無法有效排除,則釣魚臺列嶼實質上即存在爭議。極可能成為日本下任首相之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在愛知縣豐川市的演講中即指出,若中共的海監船或漁政船可常態性自由進出釣魚臺海域,無疑形成對釣島的「實效管轄」。從近期中共在釣島「維權」態勢觀之,此種「實效管轄」正在形成當中,此表示野田首相「國有化」釣魚臺不僅無法穩定釣魚台的管理,更授人以柄,使中共乘勢打破釣島「現狀」。 面對中共在釣魚臺列嶼的強勢作為,日本除強化「美日同盟」以為奧援外,更有意爭取東協國家(ASEAN)支持,連結南海與東海海域爭端,避免在釣島爭端中形單影隻,居於外交上的劣勢。在11月即將召開的「東協加三」峰會中,日本已展開對東道主柬埔寨說項,10月9日,日本副官房長官齋藤勁(Tsuyoshi Saito)訪問柬國,會見總理洪森(Hun Sen)說明日本的釣島立場,希望獲得東協國家的理解,爭取未來與中共對話上的有利形勢。 (四)結語 在釣島爭端的博奕中,中共軟硬兼施,但其應深諳「攻彼顧我」之道,與日本在釣魚臺海域衝突或「奪島」皆非中共的選項,以「維權」迫使日本承認釣島存在爭端始為階段性目標。此外,日本眾議院大選在即,中共將不再期待即將下臺的野田內閣,寄望安倍晉三上台,再造2006年9月上臺後,旋即回穩日「中」關係之功應較切實際。雖說,安倍晉三右派立場鮮明,但觀察其2006年主政期間的施政風格,其應非個人色彩濃厚的領導人;且自民黨班師回朝後,官僚與派閥共治的決策模式勢將歸位,日本外交決策將轉趨務實,屆時安倍晉三即便堅稱日本擁有釣島主權無庸置疑,但亦只能在中共「維權」存在於釣魚臺海域的既成事實上與中共展開對話。日前,安倍在愛知縣豐川市的談話已露端倪。 (來源/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630期)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