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案例-當心類風濕性關節炎

中國時報【李盛雯╱台北報導】 「醫生啊!我兩手的關節處常又痛又脹熱,非常不舒服,有時候一痛起來連簡單的家事也沒辦法做,我兩個小孩也會這樣,這是關節炎嗎?」65歲陳女士兩年多來手部關節持續腫痛,想抓東西都抓不住,就醫後才發現是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兩名子女則是少見的遺傳性類風濕性關節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黃春明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為自體免疫造成多發性及慢性關節炎,病因至今不明確,像陳女士一家三人罹患,這樣遺傳機率頂多只有5%。初期症狀為手指、掌、腕關節多處且對稱性紅腫熱痛,若沒及時治療,關節會變形像雞爪一樣,這是因發病後體內T細胞及巨噬細胞的激素攻擊關節,產生發炎反應,使發炎部位持續擴大,嚴重時全身關節皆會受影響變形。 黃春明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一破壞性關節炎,早期診斷與治療約九成可緩解發炎症狀並阻斷關節破壞;傳統上合併使用消炎止痛藥、免疫調控劑及少量類固醇治療,但副作用為胃病變、皮疹、脫毛、肝功能受損等,對於中重度患者,若傳統免疫調控劑治療達六個月以上或按健保最新規定,傳統免疫調控劑合併類固醇15毫克治療達三個月以上成效不彰,則建議使用新治療方式─生物製劑,提供中重度患者更有效及多元用藥選擇。 黃春明表示,免疫系統是十分微妙且複雜的網絡,對於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生物製劑是較常用的治療選擇,有作用於TNF-α與B細胞等生物製劑,目前以TNF-α最被廣泛使用。然而現在國內陸續有一些新的不同機轉的生物製劑上市,有從發炎源頭調節T細胞活化的生物製劑(例如Abatacept),在全世界大型正式臨床研究中,都已證明其療效,對已接受傳統治療卻沒達到良好療效的病患,或是接受其他生物製劑療效不佳或產生副作用的病患,調節T細胞的藥物提供了多一種的選擇。但是整體而言,生物製劑價格昂貴,如有健保給付則會大大減輕病人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