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量少不易罹癌?B肝表面抗原若高 罹肝癌率也高13倍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B型肝炎帶原者體內的病毒量越高,肝癌風險就越高,但可別以為病毒量低就能輕忽,國內一項研究追蹤2688位B肝患者長達14年發現,即使病毒量低,但B肝表面抗原濃度高者,罹患肝癌的機率仍舊高出13.7倍,醫師建議,B肝患者判斷肝癌風險,還是必須兼顧B型肝炎病毒量和B型肝炎表面抗原「雙指標」才夠。

根據統計,國內30歲以上成人中有95%以上感染過B型肝炎,15至20%為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但不少人以為病毒量低肝癌就不會找上門,掉以輕心,忽略定期追蹤,等到身體不舒服時,就醫往往已經是肝癌未期了。

台灣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長高嘉宏和國內9位研究肝炎醫師合作,耗時約14年,追蹤2688位表面抗原陽性的B肝患者,結果發現,肝癌的關鍵性決定因是B肝表面抗原,而非B肝病毒量。

高嘉宏表示,研究發現,對B肝e抗原陰性的患者而言,即使體內病毒量低、小於2000(IU),但只要B肝表面抗原濃度高於1000(IU),其罹患肝癌的機率依舊要高出13.7倍,推翻過去不少人認為病毒量低就代表風險低的觀念。

以研究追蹤的病人為例,最後有191人罹患肝癌,平均肝癌發生率為0.5%,進一步分析結果,也證實單憑B肝病毒量仍不足以做為B肝病情的完整判斷指標,必須兩者並重。

高嘉宏說,檢測表面抗原很簡單,只要抽血檢驗就知道,B肝策進會希望能推動B肝檢測的「雙指標」,呼籲醫界不僅要驗B肝患者的病毒量、也要驗表面抗原的濃度高低,才能有效預測風險,降低產生肝癌的機率。

對於病毒量低、表面抗原低、罹患肝癌風險低的三低者,高嘉宏建議,只要每一年定期追蹤一次就夠;但如果體內病毒量低、表面抗原高,最好每3個月到半年就要定期追蹤一次,一旦發現肝功能異常,馬上積極治療。

高嘉宏指出,驗表面抗原除了能預測B肝患者日後罹癌的風險大小,研究也發現,還可據此提早預估用藥療效,判斷是否須換藥,針對使用長效型干擾素治療的B肝患者,可在用藥第12周時檢驗表面抗原變化,如果表面抗原濃度沒有下降,同時病毒數量也未下降時,就代表治療失敗機會極高,最好及早更換藥物,節省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