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下水道通嗎? 恐陷攝護腺肥大危機

全台四十至七十九歲男性,約有一九○萬人有罹患攝護腺肥大風險。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秘書長暨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維恭昨(一)日呼籲,別以為攝護腺肥大是正常老化現象,出現「夜尿、頻尿、久尿、難尿」四大指標症狀,應立即就醫勿隱忍,以免造成血尿、急性尿滯留、急性腎衰竭等嚴重後果。 台灣男性學醫學會公布七月最新一份針對三百位四十歲以上男性進行之「台灣老爸保健大調查」,發現高達八成老爸日常生活有保健的習慣,其中老爸最在意骨頭、膝關節功能(七十四%)、其次是眼睛(七十三%)及心血管功能(七十一%),僅有四十八%老爸關心泌尿功能,當中更僅有二成曾實際採取行動保養泌尿功能。 攝護腺肥大的盛行率會因年齡增加而上升,四十至四十九歲為二十%、五十至五十九歲為三十九%、六十至六十九歲為五十五%、七十至七十九歲為六十九%。然而,年輕人若出現排尿障礙時,則可能是膀胱敏感、膀胱過動、攝護腺發炎、攝護腺肥大等情形,建議若出現排尿障礙應就醫檢查。 然而,根據行政院衛生署門、住診合計患者人數統計顯示,攝護腺肥大高風險族群僅二成(近三十八萬人)就醫接受治療。蔡維恭醫師進一步指出,除了就診率低,此次調查也發現,老爸們對於好發於中老年男性的攝護腺肥大所引起之「夜尿、頻尿、久尿、難尿」似乎有些無感,竟有高達八成不知上述症狀已是日後導致嚴重併發症如急性腎衰竭的前兆。甚至有近三成老爸仍不知道攝護腺與泌尿功能有關,亦不知自己是罹患攝護腺肥大的潛在患者,足見攝護腺肥大的疾病意識低落。 蔡維恭醫師也表示民眾常誤以為罹患攝護腺肥大僅能以手術方式治療,有高達九成老爸害怕手術將面臨麻醉、出血等風險,而選擇隱忍、極力拖延就醫時間,導致常遇到診間很多病患到診時,攝護腺腫大已是非常嚴重程度,甚至引發如尿毒症、急性腎衰竭、洗腎等嚴重後果!蔡醫師指出診間曾有一六十歲男性,因攝護腺肥大造成難尿,日常生活中不僅不敢喝水,每晚需要起床小便十幾次,待在廁所時間占了三分之一的睡眠時間,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後因尿不出來掛急診插尿管,就醫時攝護腺已較正常男性攝護腺(約二十西西)肥大四倍至八十六西西,病患因心臟問題無法開刀,選擇口服藥物治療,服用一段時間後攝護腺體積從八十六西西實際縮小至四十西西,相當於攝護腺從雞蛋大小變魚丸,大幅改善小便問題,現在排尿變得順暢,每夜起床小便次數也降為一至二次。 有些攝護腺肥大患者也不宜手術,像是有心肺功能方面問題等,如高血壓、心肌梗塞、氣喘、肺氣腫等。而檢查通常會用抽血做PSA檢查、指診、超音波、排尿速度測試等。 根據調查顯示,六成五老爸不知口服藥物可降低攝護腺肥大的手術比例。其實民眾無需擔心非開刀不可,目前該疾病如採取口服藥物治療,除能實際縮小攝護腺體積外,亦可降低持續惡化而面臨需開刀的風險;另有新式口服合併治療,可放鬆膀胱頸肌肉且縮小攝護腺體積,既有效快速緩解症狀同時治療攝護腺肥大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