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昆蟲博士陳樂 返尼泊爾推動病蟲害綜合防治

(全國廣播/綜合報導)「他是我們教過年紀最大的外籍博士生,但他很聰明、也很認真,才能在三年內取得學位。」現年45歲的尼泊爾留學生陳樂(Ratna Kumar Jha)7月取得興大昆蟲學系博士學位,將於今日(8/31)返回尼泊爾擔任政府植物保護部門要職。指導老師興大昆蟲學系齊心教授與唐立正副教授誇讚他,是位難得一見的優秀學生,學習能力很強、自律性也很高。

陳樂大學與碩士都在尼泊爾就讀昆蟲與自然資源管理相關科系,來台求學前已有14年半的實務工作經驗,因此,比起一般的學生更能深入理解學理及實驗操作。他所研究的領域為昆蟲生命表,是害蟲防治的基礎,透過紀錄害蟲的發育速率、齡期分化、存活率、繁殖率等,建立資料庫,設計防治的策略,返回尼泊爾可立即學以致用,協助政府擬訂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策略,他也希望能轉換跑道到大學教書。

齊心教授說,「他是少數能通盤理解昆蟲生命表的學生,不僅在昆蟲領域表現優秀,在電腦與數學領域也都相當傑出。」因此,齊心教授今年特別向全球知名的美國昆蟲學會推薦,陳樂已成為該學會的榮譽會員,未來可免費使用該學會之學術資源。

陳樂的妻子與一對兒女都在尼泊爾,當地由於網路不發達,無法用網路或視訊聯絡,因此,他只能偶爾透過電話關心妻小現況,來台三年回去過一次。陳樂表示,他很珍惜到台灣求學的機會,有兩位指導教授與實驗室夥伴的幫忙,他才能如此順利地完成學業。

尼泊爾政府公費留學的補助不多,陳樂在台期間,興大除提供學雜費全免外,每月學校、系所與實驗室所提供的獎學金約1-2萬元,已足夠他在台生活所需,有時省吃儉用還可以寄回去尼泊爾貼補家用。

陳樂入學第一天就為自己規劃了一個進度表,按部就班地學習,再加上實驗室學弟妹常會協助提供植物、昆蟲等實驗材料給他,無形中節省了許多蒐集材料的時間。唐立正副教授指出,陳樂善於把握時間,會趁材料新鮮時立即實驗,絲毫不浪費時間。

陳樂表示,有時為了要觀察植物或蟲類的生長情況,凌晨4點多就進實驗室,待到晚上10點多才離開。由於實驗需要持續觀察,忙起來經常一周七天都待在學校。

尼泊爾目前大面積的商業耕作普遍使用農藥防治害蟲,小農則是用不起農藥。陳樂說,他希望將在台所學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帶回去,綜合所有生物的、化學的、耕種的方法以管理昆蟲、植物病原、雜草等有害生物,取代噴灑農藥,避免農民長期處在高危險的耕作環境,同時提高農產品之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