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吃得剛剛好免腹脹

如何改善飯後腹脹問題?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消化系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陳永發建議,若有飯後腹脹問題,平常吃飯要定時定量,盡量只吃八、九飽,不要吃到撐,飲食方面要少吃洋蔥、豆類製品等容易產氣食物,乳製品、起司也要少吃一點,飯後起身走一走,可以幫助腸子蠕動,減少腹脹不適。 陳永發醫師分析,很多原因會造成飯後容易腹脹、腹脹時間較久,像腸胃蠕動速度較慢,就很容易造成脹氣、腹脹。一般人花兩小時消化食物,腸胃蠕動較慢的人可能需要三、四小時,這樣就容易產生脹氣。糖尿病患者、胃潰瘍患者都可能出現飯後腹脹不適,患者可能感覺腹部脹脹的,很不舒服。 另外,胃部靠近十二指腸的地方如果長瘤、長息肉,或胃潰瘍嚴重到胃腸交接處有變形,這樣也可能導致食物阻塞於腸胃道,那就好像原本是很直的水管突然變形、變窄。便容易引起腹脹現象。 有些人因大腸激躁症、飲食問題而有便秘困擾,一星期只排便一、兩次,這些人吃飯後很容易胃脹、胃不舒服。如果飲食多吃洋蔥、豆類製品等容易產氣的食物,也常會引起腹脹。 陳永發醫師提醒,平常要盡量減少便秘問題,最好每天排便,或者一星期要排便三次以上,以免造成腹脹不適。吃東西時,除了少吃易產氣食物,也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糯米類食物,中秋節快到了,柚子吃太多不好消化,也容易引起腹脹、不舒服。 民眾若以前沒有腹脹問題,突然有腹脹症狀,且改變飲食還是沒有好轉跡象,甚至出現食欲變差、疼痛、嘔吐等其他症狀,很可能是有腸胃病變,最好盡快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 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顏旭亨表示,通常在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會有腹脹的感覺;若腹脹情形超過一小時,建議應做進一步檢查。有些人會因為吃糯米相關製品如肉粽、米糕等,會產生腹脹情形;顏醫師表示,這些人應避免吃糯米製品;若為了應景,像是肉粽等,則可選在過節時偶爾吃。 吃太油膩的食物,也會造成腹脹。顏醫師表示,因為油膩的食物,像是鹹酥雞等,會較不好消化;建議不要大吃大喝,應少量多餐;吃飯時間要正常,別以為上一餐沒吃,下一餐就可以一次吃兩餐。 若飯後一小時仍覺得腹脹,應檢查看是否是有胃潰瘍、12指腸潰瘍、膽結石等情形;很不舒服時,可以請醫師開幫助腸胃蠕動的藥;或是可吃幫助腸胃蠕動的酵素或益生菌等,一般來說,會讓症狀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