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 無法根治

一位四十幾歲婦女近期至復健科門診求診,抱怨膝蓋疼痛、蹲不下去,站或走愈久愈感到疼痛,而久坐後站起來也出現困難而無力,此外,上下樓梯尤其感到痛苦不堪,造成生活上很大的困擾,最近一波波的冷氣團來襲,膝蓋就像報氣象一樣提醒著「變天了」。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復健科主任張泰睿醫師表示,前述情形是復健科門診常見的病患族群之一,部分患者因怕痛而減少活動,另部分患者因不了解病況而持續進行不適合的活動而導致疼痛惡化,然而單純服用消炎藥物,仍舊無法緩解上述症狀。究其原因,係未能即早正確地診斷及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以下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可能成因、常見症狀、檢查方法、及治療方式等逐項說明,以期患者能真正地認識這個疾病。 一、什麼是退化性關節炎,關節表面的軟骨失去彈性,使得軟骨下方的骨頭受力增加,而造成軟骨加速磨損,使得軟骨變薄、關節變窄。如此一來,會使得行走或運動時所受的力量直接傳導到軟骨下方的骨頭,而使得骨頭硬化、變形、壞死、甚至形成囊狀空洞,退化性關節炎的病因包含有:(一)慢性勞損:長期姿勢不良,負重用力,體重過重,膝部軟組織損傷,關節微小移位,均會加重關節變性,磨損與破壞。(二)創傷:經常的膝部損傷,如骨折、軟骨、韌帶的損傷,都會加速膝關節退化。(三)關節面受力不平衡:某種原因如外傷、勞損或姿勢不良等,使得股骨頭在髖關節的角度偏差,造成股四頭肌、和內收肌群緊繃,影響膝關節的受力面,造成膝關節的磨損與退化,通常造成膝關節內側受力較大,於是內側軟骨磨損加速,內側關節間隙變小,兩腿逐漸變成O字型,形成惡性循環,退化愈來愈嚴重。 二、常見症狀:根據統計,五十歲以上的人至少有一半以上,可以從X光片檢查發現關節退化性病變,不論脊椎或四肢關節,一半以上均有關節痛的病史,只是當事人常常不在意,而忽視了早期的診斷與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為關節痛、僵硬,剛開始活動時疼痛加劇,活動持續一段時間疼痛會逐漸減輕,但活動過久又會加重。膝關節退化的早期症狀為鈍痛或酸痛,上下階梯疼痛加重,休息後感覺關節僵硬,勞動過度或氣候變化均感到膝痛加重,關節活動不靈活,繼而出現各種響聲,嚴重者可呈跛行,上下階梯困難,寸步難行,甚至連站立都很困難。 三、檢查方式:退化性關節炎通常好發於中老年,關節會因長期的發炎與磨損而破壞,研究顯示可能與遺傳有關。另外早期的關節外傷,數年後也可能造成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診斷並不難,最重要是要能夠鑑別診斷,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膝關節內障、色素沉著滑膜炎…等。 診斷的工具除了X-光檢查可看到關節腔間隙變小、關節變形及骨刺生成外,關節液抽取及檢查、電腦斷層、磁振掃瞄、關節攝影術、關節鏡檢查及關節滑膜切片等檢查亦可更近一步確定診斷。 四、治療方式與復健的重要性,治療方式包含有:(一)藥物治療:一、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二、口服葡萄糖胺(glucosamines)(維骨力)、軟骨素三.關節內注射玻尿酸製劑,(二)物理治療:一、熱療:淺層熱療包括熱敷、水療、紅外線;深層熱療包括治療性超音波、短波。二、電療:經皮電刺激、向量干擾波。(三)運動治療:運動治療指的是為了增進肌肉強度、耐力、關節活動度或是本體感覺,而給予特別的運動處方。例如,對於退化性膝關節炎而言,給予運動治療的目的在於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群的強度,以減輕關節內軟骨的負荷及維持關節的活動度。 1、最常衛教病人的運動為抬腿運動,即所謂的等張訓練。病人平躺,一腳彎曲另一腳伸直,伸直的腳抬起懸空維持5秒鐘再放下,一回做十五至二十下;另外,可於趴姿及側躺做同樣的訓練。大約二至四周後甚至可在腳踝上綁上沙包以加強訓練強度。 2、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常因疼痛、肌肉功能受損及本體感覺變差而產生下肢功能障礙。文獻報告顯示阻力運動能改善此類患者的肌肉功能,閉鎖鏈運動對於關節本體感覺之敏感度有加強效果。下肢推蹬運動訓練能有效改善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班弟(Bandi)膝功能障礙指數及膝部肌力。在等速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必須藉助特殊儀器,將速度維持一定,而提供的阻力可隨病人的力量增減,因此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做最有效的訓練。 退化性膝關節炎一旦造成,是一條無法恢復的不歸路,最後甚至要走上手術之路。若能及早接受藥物及運動復健治療,則可幫助症狀解除增進生活品質,及減緩疾病進行而有機會免於手術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