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文化界不要太信任政府

旺報【記者林采韻╱台北報導】 文化部第1階段「國是論壇」昨日邁入第7場,以「從村落康樂到國家品牌--藝文團隊扶植策略之探討」為題。面對各方建言,在進行結語時,龍應台直率的呼籲文化界「不能夠太信任政府,不要太依賴政府,團隊要學習自立自強。」龍部長一席勉勵與跳脫思考,讓現場文化人士聽得五味雜陳。 昨日「國是論壇」談論主題,攸關藝文團隊的經營與發展,因此業者出席踴躍,包括屏風表演班執行長林佳鋒、當代傳奇劇場負責人林秀偉、雲門執行總監葉芠芠等。在場與談人,包括文化學者林谷芳、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北藝大校長朱宗慶等,他們長期關注台灣文化政策發展,言談中給予龍應台許多建言。 林谷芳:兩岸此消彼長 林谷芳說20年來他往返兩岸,看到彼此之間消長變化,台灣如何留住人才是當務之急。他強調文化部扶植政策所給的補助是「餓不死,養不活」、「救急不救窮」,因此文化部在研擬機制時應該超越一般救急補助,著重開創活水。 林谷芳說文化部應該與財政部研擬稅制,與教育部合作培養人民美學,「之前龍部長提出『泥土化』和文化平權,如果沒有透過學校教育,我不知道要怎麼做。」民間資源擴大為另一重點,林谷芳說政府手上的錢,被討論的永遠是那裡分不均,而不是如何創造更大利基。「對我來說2億元做一個國家的活動算不了什麼,是作品好壞的問題,不是分不分得平均的問題。」 另外他以雲門為例,提醒團隊在希望獲得社會資源時,要有一個觀念,「我們只是365行中的一行,要努力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他說就算是林懷民,也需每日拜訪企業,讓其了解雲門的價值才能獲得支持。 朱:刪文化預算很荒謬 朱宗慶強調,全球不是只有台灣在重視文化軟實力,許多國家都很看重,「台灣切莫陶醉在過去。」他說政府對於文化的挹注已經非常少,如果明年預算還要隨政府統刪10%,對生態會差很多,「不管文建會成為文化部,是升格還是轉制,如果明年預算還要被刪,是荒謬不通的。」 朱宗慶指出表演團體體質脆弱的狀況是超乎想像,據他了解,有的戲劇人一年的收入不到台幣18萬,他以「台上穿漂亮一點,台下隨便穿。」比喻演員鎂光燈下的無奈。他認為要幫助表演團隊,文化部有幾項重點工作,諸如搭造平台、建立市場、長期投資、培育人才等。 表演藝術協會秘書長于國華則提出,目前文化部的扶植補助機制的模式太過單一化,申請扶植必需是團體的規定,使得許多喜於創作的人才,因此不得不去經營團隊。再者,補助為何不能分流,有的團隊希望從事藝術教育而非劇場的表演,不同性質團體應可用不同標準評量。 站在民間看表藝生態,于國華說文化部能夠著手改革的事情其實很多,包括小型劇場使用適法的問題,各地文化中心功能的提升,借助企業之力建立中心型劇場,突破採購法的限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