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也下海 觀察珊瑚生長

中國時報【阮迺閎╱花蓮報導】 參與七星潭軟絲復育計畫的明恥國小老師劉得煒認為,海洋保育觀念必須從小扎根,於是帶著學生利用假日,參與和平潛水俱樂部規畫的「小海豹」課程,從觀察潮間帶到下海實習,讓學生實際接觸海洋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劉得煒說,潛水是興趣,也是學習過程,透過與同好的經驗交流,他獲得前所未有的海洋知識,並開始思考人類與海洋的關係。他會利用課餘時間與學生分享心得,許多學生看到他拍攝的海中影片,都覺得「好酷喔!」並希望親自體驗看看。 正好潛水俱樂部計畫進行軟絲復育工作,劉得煒認為這是個難得的機會教育,便利用俱樂部資源規畫一系列「小海豹」課程,以大自然為教室,帶著學生從觀察潮間帶開始,慢慢導入生態保育的觀念。 「小朋友的可塑性極高,透過引導就會有無限創意。」劉得煒帶著學生潛水觀察海中生物,許多學生體認到,保育生態必須先從棲地做起,於是向劉得煒提出「保護海洋之花」的科展題目,希望觀察珊瑚在沙質海底復育的可行性。 為了這個題目,俱樂部成員鼎力幫忙,還幫學生製作兩個大小形狀相同的鋼筋魚礁,學生們撿拾海中珊瑚斷肢綁在上面,分別投入北濱的砂質海底與石梯坪的珊瑚礁海底,對照兩者生長差異。 劉得煒說,海洋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也讓他們關注保育議題,進而將觀念與家人、朋友分享;他撒下了保育的種子,希望在孩子心中發芽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