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灃食・良食脈動》台灣食農場域直擊!透明飲食從農田開始

英國政府食育顧問丁博比與(左)美食品藥物管理局前副局長大衛(右),親自下田採收芋頭體驗農事。
英國政府食育顧問丁博比與(左)美食品藥物管理局前副局長大衛(右),親自下田採收芋頭體驗農事。

灃食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舉辦「透明飲食 饗有真實」國際論壇,會中邀請美食品藥物管理局前副局長大衛.艾森奇(Dr. David Acheson),與英國政府食育顧問亨利.丁博比(Henry Dimbleby)來台分享推廣經驗。論壇之前,兩位國際講者特別走訪一趟陽明山風動草休閒農園,體驗一場「從土地到餐桌」的在地食育推廣經驗。

艾森奇與丁博比當天除了走訪台灣校園,親身體驗台灣食育教育現場,儘管午後陽明山氣候陰雨,兩位國際講者仍不辭遠途前往風動草休閒農園,換上雨衣雨鞋、頭戴簑帽,雙腳踩進泥濘的梯田,在農場主人的指導下挖芋頭,實際感受台灣農事體驗。

陽明山風動草農園主人親自教導丁博比(左)與大衛如何採芋頭。
陽明山風動草農園主人親自教導丁博比(左)與大衛如何採芋頭。

從產地到餐桌 培養飲食識讀力

陽明山風動草是台北市第二個通過有機認證的市民農園,主人郭建伸接手祖父輩留傳下來的田地,為了將環境、生態、食農、生命與生活教育做結合,透過一系列的課程安排,帶領孩童透過實地農事體驗,培養對食品的識讀及友善環境的能力。「以前大家都說從產地到餐桌,但應該是從『整地』到餐桌,」他強調。

為了全力推廣透明飲食觀念,進而培養孩童正確的的飲食識讀能力,農委會也積極協助市民農園推廣透明飲食運動。農委會副處長周若男說,從食農教育開始,希望讓消費者知道食材從何而來,也讓農民了解消費者希望吃到什麼樣的農產品,並透過與學校合作,培養孩童主動了解食材來源、從而學會選對食材、吃對食材的識讀能力。

灃食教育基金會邀請國際知名食育推手,一同與台灣產官學各界人士對談交流。
灃食教育基金會邀請國際知名食育推手,一同與台灣產官學各界人士對談交流。

透明飲食計畫下的政府角色

不過,食農教育只是透明飲食推廣中的一環, 其他還有如加工、添加物、包裝、檢驗等供應鏈流程的資訊透明化推廣,灃食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林芳燕說,透過飲食教育、農事體驗,讓大眾認識食物的生產過程,進而了解如何吃、怎麼吃;並且透過明確的食品標示,讓消費者買得安心。

曾在英國推動學校膳食計畫(School Food Plan)致力推廣透明飲食運動的丁博比說,他十分肯定像風動草這樣的民間組織,願意自發性地推動飲食體驗教育。他認為,政府應給予更多的空間與彈性,並且有效分配預算,幫助進行食育推廣的領導者們,有足夠的精力推動與改變。

艾森奇(左)與丁博比(右)一致認為,在食育推廣過程中,政府應該給予社會更大的空間,並做最有效的預算規劃。
艾森奇(左)與丁博比(右)一致認為,在食育推廣過程中,政府應該給予社會更大的空間,並做最有效的預算規劃。

丁博比舉例,英國的食育課程設計,校方不一定需要遵照政府制訂的課綱實行,而是採用校方自行設計的課綱,各校也會互相參考、學習。他說,在食育推廣課程中,若還立法限制課程時數,反而限縮了培養孩童透明飲食觀念的機會。

艾森奇也認為,政府應著眼於長期利益的整體規劃,學習將權力交給與學生或民眾等最接近目標族群的飲食教育推動者,影響力將會更為普及。

灃食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林芳燕強調,透明飲食是解決因食品引發的問題解方。
灃食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林芳燕強調,透明飲食是解決因食品引發的問題解方。

透明飲食 全民運動

灃食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林芳燕指出,台灣與英、美等國相同,因飲食問題引發的肥胖與慢性病等醫療問題,成為社會風險與健保負擔,透明飲食儼然已為全球化運動。

「了解食材來源、產銷過程與製作的每個環節,讓自己具備選擇食物的知識與能力」,林芳燕說,這是解決所有飲食相關問題的治本之道,也是灃食教育基金會致力推廣透明飲食運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