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評論】理財名師告訴我,收學費比操盤好賺

作者:Jack I.C. Huang/The World 2.0

為什麼我喜歡聽演講,但不太欣賞「專業演講者」?請別誤會,我並不是想來文人相輕那一套,畢竟筆者自己也時常受邀在各個場合分享見聞(自吹自擂),沒理由自己討厭自己。再說了,演講本就是訊息傳遞的過程,不管是值得參考的生命經歷,還是特定領域的知識,抑或是那些其實你自己看書也能學習到的心靈雞湯,總之,市場就是這樣,有人想聽,就有人會講,供需法則而已,沒必要去區分優劣與高下。

當「演講」成為一種產業

既然有這個市場,自然也就衍伸出專業分工,以及提供這樣「服務」的從業人員,甚至演說的本身,都可以形成一個產業。

比較有名的例子是創辦於 1984 年的 TED,用意是讓不同行業的人站上舞台分享,使有趣、獨特以及勵志的經驗得以擴散,啟發更多走在相似道路、或面臨徬徨與選擇的人們。隨後,TED 不光是逐漸在世界各地產生影響,更有無數類似的組織/機構(例如中國的「一席」),甚至是新創(例如前陣子很紅的 Clubhouse),以不同的形式,從現場到線上,讓更多的人可以擔任講者,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他們各自看到的世界。

這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也是本文的標題前半段:我很喜歡聽演講的原因。

在科技發達而資訊密度極高的當代,很多知識的積累,不一定是在教室內或書本裡,而是來自人與人的互動,以及從已經實踐的過程中,去學習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在西方的大學(甚至是國高中)的教育階段,課程設計以自主學習和團體討論為主,然後是上台簡報與互動,比較不會如同亞洲式教育,較侷限在單向的由老師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結果往往造成不少很會考試與服從制度,卻沒什麼批判思考和創新思維的學生。

廣義的演講,在當代社會可說是相當普遍,舉凡學術發表、商業上的客戶簡報、政策宣傳,乃至上述提及大大小小的活動與工作坊,都是有一個(或多個)講者,與一大群的聽眾。

既然演講的功能如此重要,那為什麼我會不太欣賞「專業講者」?原因在於這裡的「專業」,究竟是具備了專業的背景與知識,然後依此設計內容,分享給目標群眾;還是把演講本身當成「專業」,透過修辭的包裝與大眾心理學的操弄,進而獲得流量與利益。

「有專業的講者」與「專業講者」

至於先有專業再來演講,與把演講當成專業在經營,這兩者有什麼差別?舉個例子,美國前總統歐巴馬,8 年任內政績卓越,卸任後憑藉政府治理和公共政策的專業,受邀在各種場合分享經驗,即便他的一場演說要價不菲(據說一小時要數萬到數十萬美元,機票住宿維安等費用另計),但仍讓很多聽眾趨之若鶩,願意付費一睹其風采。

反之,把「演講」本身當成專業的人,多半就不具備什麼特定領域的背景知識與經驗。例如,很多坊間「成功學」、「心靈成長營」、「PUA 速成班」等的講者,幾乎都把重心放在經營演講這件事情上,而不是精進內容──畢竟,那種演講的內容,可能也不太需要長期的積累。以「成功學」來說,花一個月把誠品心靈勵志排行榜的書瀏覽一遍,擷取一些關鍵字放上 PPT,就可以去對大眾「忽悠」了,剩下的,就是如何不斷加強舞台魅力,營造出萬人簇擁的形象而已。

這並沒有對與錯,如同本文一開始就闡明的,反正有人想聽,那就有人會去講,市場機制而已。只不過當越來越多的「專業講者」在各個領域,試圖把自己打造成意見領袖時,那些真正「有專業」的講者與內容,就難免會被爆炸多的資訊給掩蓋,甚至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當然,若「有專業」的講者背景夠硬,自然也不怕那些「專業講者」來競爭,因為很可能市場與 TA(目標族群)根本就是不同的同溫層。

演講的主力是什麼?

回到講者本人,另一個很生動的比喻是:這個人究竟想當《明鏡週刊》,還是《太陽報》?前者是德國重量級的媒體,發行量以德國總人口來看不算太大,但會去閱讀的,很大比例是該國的知識份子,以及社會上有影響力的人物;反之,後者則是英國 News Corporation 旗下的小報,每天的發行量有 300 萬份以上,主打腥羶色八卦內容與小道消息,很受廣大群眾的歡迎,但多半不會產生有效的討論。兩者都是新聞媒體,都標榜自己在挖掘真相,向大眾傳遞有意義的資訊,但高下之別,就見仁見智了。

誠然,演個講而已,並不是說非得就要歐巴馬、《明鏡週刊》這樣的「高度」,才有資格站上講台,我更想探討的是:當一位講者在群眾面前傳播資訊、分享經歷的時候,他/她究竟有沒有具備與主題相關,足夠的專業度和熱忱?還是僅僅將一場場的演說當成生財手段,把原本應該是輔助功能的舞台魅力、修辭技巧、大眾心理操弄,當作輸出的主力,讓空泛到根本是常識、沒什麼影響力,又無法延續有意義的思考之內容,經過包裝後,成為一場場看起來與聽起來動人心弦的演說。而聽眾花了時間與金錢,卻不一定有收穫,講者卻一步步以專家之名,斂聚財富與名望,甚至成為可以帶風向的「專業講者」。

但凡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勢必要投入相當的努力,或已經在該領域有可受公評的表現,與時推移,方能累積並沉澱出足夠的智慧,傳播正確且有價值的資訊,也才不辜負聽眾所抱持的期待(不管是不是中了行銷手段之毒)。

「理財名師」告訴我的事

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看到那些「創業導師」、「理財專家」站在台上口若懸河地分享,要判斷他們到底是不是有真材實料,其實可以看看他們到底實際創過多少成功的公司、又或到底在投資理財方面,績效表現如何。不少這類的講者,確實背景夠硬,知識與經驗都很扎實;但也有不少人,根本沒什麼料,卻仍以專家之姿,在各個場合滔滔不絕。

曾認識一位理財名師,到處開班講課,毛遂自薦在各個理財活動上擔任講者,分享他「過去」的操盤績效。我常想:奇怪,賺錢的好康幹嘛到處跟別人說?真有那麼神,自己賺就好了,人生最開心的事之一不就是「悶不吭聲發大財」嗎?

對方微微一笑,表示操盤壓力大,績效也不見得都這麼穩定,他把過去成效最好的幾次經驗拿出來包裝,打造一個理財名師的形象,收收學費和賺演講費穩定多了。他也認為,理財這種事基本邏輯都一樣(不就誠品財金類排行榜那些書看一看),大多數人偏偏就自己不看書,喜歡看「專業講者」台上表演,那,不妨就滿足他們吧。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為什麼我喜歡聽演講,但不太欣賞「專業演講者」?──曾有理財名師告訴我,收學費比操盤好賺》,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創業講師、理財名嘴、心靈導師⋯⋯為什麼當代有這麼多「師父」和「信徒」?
「總統級」人物的品牌經營:「辣台妹」、「讀稿機」與「倫敦政經學院」的距離

作者簡介:

Jack I.C. Huang,台北人,倫敦大學主修國際經濟與全球化管理,畢業後回到亞洲。先後任職於聯合國亞太投資貿易處(TID)與 Offic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OICT),協助 fuel management 系統開發和支援維和部隊的運作,必要時得出差前往剛果、南蘇丹、索馬利亞與象牙海岸......。 足跡走遍世界 20 多國,曾旅居紐約、舊金山、首爾、北京、新加坡、歐洲等地。 喜歡接觸新事物,腦子裡總是有左派與右派的思想不停衝撞。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