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讀家】為何孩子考上大學後,卻開始「懷疑人生」?

作者:劉政暉/Nuevaidee.新點子

高三生的學測結束了,專屬於學生的「寒假」也正式展開!許多正在工作苦海的普羅大眾,無不投以欣羨的眼光,多希望自己也能回到學生時期,再次體驗「放寒假」的快樂。

然而,對於多數的臺灣學生們而言,「假期」充其量只是把學習的地點,從「學校」移到了「補習班」──畢竟,拼出好成績、升上好高中、考進好大學的全民共識,在過去幾十年來並未有太大改變。

事實上,這種將「教育」與「生活」完美切開的狀況,一直以來都讓不少人在進入大學後,出現了「我為何而學?」、「人生目的到底是什麼?」的疑問。

相應如此,108 課綱加入了「自主學習」的課程時間,正是期盼學子也能有機會在求學階段,找到自己的興趣、進行試探與發展。而近期出版的《自主學習大未來》一書,正可做為借鏡。

不過這本書的書名可能會造成一些誤會,因為該書主要在討論比「自主學習」更進一步的「自學」(Homeschooling/Unschooling)概念。即便如此,這本書仍極為適合關注教育的讀者們,在年節期間、較無壓力的時間點細細閱讀。

「學習很自然,學校非必然」

我們或許都聽過「學習,不該僅限制於校園中」的道理,臺大的黃武雄教授,早在近 30 年前就出版了《學校在窗外》一書,為解嚴後臺灣、社區大學的推動立下標竿;可是多年過去了,無論是國外或國內,在表定教學時間縮短的面紗下,藏著「更具壓力」、「更有限制」的學習方式,讓學子與教育者每天都處在這個負面的無限迴圈當中。

《自主學習大未來》一書,卻呈現了生存在這個世界中,自學家庭、自學組織、自學者,在「教育」路上得到了無數啟發、成長與笑容的美好模樣。

美國的自學組織「北極星」(North Star),依循著座右銘「學習很自然,學校非必然」(Learning is nature, school is optional.),培養了無數在普世價值中仍表現優異且快樂的學生,戳破了我們熟悉的學習高度集中化、得在學校、服膺升學的假象。

究竟要如何「自主學習」呢?或許從這些崇尚自學人們的經驗,我們將能有所啟發,並開始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青少年的不快樂,是學校教育的苦果?

《高學歷的背債時代》這本書指出了一個荒謬的現象:現在的學生得學會「讓學習更有效率」的方法,好進行「更多的學習」。換言之,即便他們能使用運算速度更快、功能更多的電子設備,但在完成既有的學習內容後,又將被交付更難、更深的課程與作業,成為一個永難脫逃的輪迴。

因此,《自主學習大未來》就指出,比起歷史上的其他任何時期,現在的孩子入學年紀最小,每年與每天待在學校的時間也最長。更讓人擔憂的是,根據調查,全世界「最血汗」、睡眠時間最少、上課時間最長的學生,就是我們臺灣的孩子。

但這些辛苦的付出,有獲得相對應的代價嗎?臺灣學生是否更有創意、更有成就?還是更快樂呢?在如此高壓的環境之下,無論是一般學校或是實驗學校,我們經常看到臺灣學子在短暫的學習「空檔」中,為了逃避課業壓力,而一頭栽入手遊或社群媒體的世界,那畫面簡直讓人痛心。

《自主學習大未來》就提到,青少年時期,正是他們想要有同儕交流、並讓自己能夠更有生產力、更獨立的時間點,但今日的「學校」教育剝奪了他們幾乎所有的機會。此舉讓透過演算法精心設計的手遊、社群媒體有機可乘,成為了這群小年輕人去找尋友誼、產生成就感的來源。

在即時通訊軟體的普及、匱乏的人際交流學習下,青少年抑鬱的可能也就大大地加深了──國際上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悲劇事件,正是「學校教育」的苦果。

「自學」,試著將學習的主體性還給學生,相信學子們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法。當然,有時自學機構會設計不同活動、創造學生間彼此合作的需要與可能,但整體目標仍是以創造出「出去和朋友一起玩,遠比手機小小螢幕好玩多了」的機會。

《自主學習大未來》一書提及:

今天青少年常見的各種特質,包括壓力、焦慮、憂鬱,在他們得到自由,追尋自己的興趣,發展自身的天賦,並且得到支持和指導的時候,就會消失。

因此我們或許能說,讓孩子擁有「自由」,將是讓青少年再次快樂的解方。

自學,等同於「混亂」嗎?

不過,畢竟我們多數人都成長於體制內教育,在學習時間由學校制訂,習慣於校規、考試制度的約束下,對於本文前段的結論難免會感到質疑。加上諾貝爾文學獎作品《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早在 20 世紀中葉就為我們展現「若兒童自行管理,終將面對人性黑暗、野蠻與暴力」之結果。

但在 2021 年於臺灣出版的《人慈》,卻找到南太平洋一群逃出寄宿學校、漂流到荒島,最終成功存活的真實故事,不僅打臉文學名著《蒼蠅王》,更為我們證明:孩子可以自己學會民主、互助合作與解決問題。

這一個「激進」的想法,正是「自學」或「自主學習」的核心。

《自主學習大未來》書中,提到了在印度所進行的「牆中洞」(hole in the wall)實驗──教育者將電腦帶到印度遙遠、當時幾乎沒有 3C 產品的窮鄉僻野中,一台電腦被鑲入一堵牆,出現在「自主組」的混齡孩子面前,他們完全沒有收到任何指示或教學;而「實驗組」的孩子則被帶進了課堂,以教師主導的方式學習使用電腦。

讓人意外的是,最終兩群孩子的電腦程度是旗鼓相當的。然而,「自主組」的孩子卻同時神奇地增進了自己的閱讀、英文、科學能力,證明了「最低干預教育」(minimally invasive education)的好處。

放眼臺灣,你認為臺灣是個愛學習的國家嗎?我們當中有多少人,學習的「胃口」早就在學校中通通被打壞,就算有學習,也多半是在工作需要、以賺更多錢為目標的前提下進行。試想,如果莘莘學子能有更大的學習主導權,他們是否可能成為跟我們「不一樣」的大人呢?

身為學生、家長與教育者,你可以怎麼做?

身為教育者的我,在臺灣遇見不少孩子因為長期作為「被動」的學習者,學什麼、學多久、學到什麼程度,全部皆由他人決定,因此絲毫沒有機會培養出「自主學習能力」,常常在升上大學後感到迷失與害怕。

那麼,這件事該如何改變呢?

如果你是一個想要擁有更多自主權,希望可以不斷發揮好奇心、創造力的學生,你得努力地創造「非學校」的學習環境。第一步或許就是持續探問自己:「如果不在學校,要做什麼樣的學習呢?」第二步,便是在這「不友善的自學環境」中找尋機會、尋求串連。

一個小提醒,按照《自主學習大未來》所言,多數剛開始自學的人,都會因為不習慣、沒自信而經歷摸索的陣痛期,但你將可透過同儕(peer)的共學,讓自己更快地度過這個階段。

如果你是一個想要孩子快樂學習與成長的家長,或許可參考推動自學已百年的英國「夏山學校」(Summerhill School)之經驗。該校創辦人尼爾(A.S. Neill)曾說:

孩子的職能就是去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去過焦慮的父母親認為他應該過的人生,或知道什麼最好的教育者所設定的人生。

因此我們得問自己,在這個蔓延著無形焦慮的社會中,我們是否仍希望孩子能乖乖地擠進那升學窄門,而非信任他們能長出解決問題的能力?畢竟,我們根本不知道 10 年、20 年後的世界長怎麼樣,讓孩子們擁有一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才將會是富有遠見的想法。

如果你是教育者,可先回想教室裡那一雙雙失去活力的學生雙眼。在《自主學習大未來》一書中,作者訪問的多數自學組織,幾乎都是由「逃離體制」的體制內教師所創立的,他們相信「成人的一切干預與指導,只會養出一整個世代的機器人」,因此紛紛決定不再擔任「機器人生產線之作業員」,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而如果身為教育者,因現實壓力仍得留在體制內,也請試著一點一滴地稍稍放手,抵住校方與家長所帶來的壓力,留給孩子們一個喘息、成長的機會。

《自主學習大未來》分享:「自主教育很主要的一個理念,是讓孩子做自己,不設法形塑他成為別的樣子。」無論是跨出一大步進入「自學」,或僅僅是每週一節的「自主學習」課,何不讓我們一同努力,讓那一雙雙年輕雙眼再次閃亮吧!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學習很自然,學校非必然?──為何高中生考上大學後,卻開始「懷疑人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當僵化的學校制度扼殺創造力,我們該不該嘗試自學教育?
身為喜愛學習的高中生,為什麼我學得不快樂?──「學校在講求效率的時代,執行沒效率的教育」

作者簡介:

劉政暉,曾赴德國、印度、澳洲留學,擁有兩個商學碩士,足跡達世界六十餘國,闖蕩企業、政府被當成外星人,終於在南太平洋漂浪後決定投身教育,目前移動於島嶼的西南與東南邊。持續跨域成人教育、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以衝撞傳統的觀念,激起新生代無界限的想像。曾出版《學校最該教什麼》、《魔幻中南美》、《追隨澤木耕太郎的足跡:屬於我的歐亞特急》三書。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