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宋文笛】美副國務卿訪華:北京化整為零救局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資料照)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資料照)

作者為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

美國常務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訪華之行一波多折,原本已經商談破局,直到7月21日雪蔓的亞洲行人都已經到日本了,才終於敲定成行。這次訪華議題的轉折,意味著此輪雙方硬對硬的談判,美國叫板成功,堪稱小勝,但是中共亦在最後關頭順利救局。北京雖然釋出一次性善意,但是在雙方堅持的規格議題上沒有明確形成美國想要的新慣例。雙方在「鬥而不破」的指導方針下,這一輪各取所需,有待來日再戰。

拜登叫板北京,呼籲重塑互動規格

拜登政府自從上台之後一直試圖以相對強硬的態度對中,爭取美中關係的議程設定權,長年的官員互動規格對等問題(protocol)便是一個關鍵。早在川普時代,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便曾經抱怨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當時尚未兼任國務委員)的政治分量不對等,希望直接和外事辦主任楊潔篪談。

此次雪蔓訪華,按照英國金融時報事前報導,雪蔓以美國國務卿二號人物之尊,只要求見到中國外交部實際上的三號人物副部長樂玉成;雖然形式對等,實權卻不對等,美國其實已經算是降價以求,給出善意。然而若是報導屬實,中方卻僅願以雖然「業務對口」(負責北美事務),「實質規格」卻不對等的外交部六號人物副部長謝峰打發人家二號人物,其實中方也自知有虧待客之道。

俗語說「漫天要價,就地還錢」,談判之間爾虞我詐,原本也是外交戰場應有之義;然而若是果然無法成交,最終破局,北京卻會得不償失。因為,一方面白白浪費了美中關係重置的可能契機;二來若是真的破局,舉世皆知是因為中國理虧,對於後續外交施展,對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甫在5月底政治局會議宣示要建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都更加不利。

亡羊補牢,工作會談之外加碼禮貌會見

最後中方決定拿出誠意彌補,雪蔓訪華期間,中方除了將派出外交六號人物謝峰與其「會談」,也將派出外交部長王毅與雪蔓「會見」。「會談」與「會見」,一字之差,涵義不同;前者是「工作性」場面,後者更接近「禮貌性」場面。

謝峰那場名為「會談」,強調中方之前堅持的「業務對口」性質,是給北京早先的立場做下台階,表示之前北京的堅持沒有錯,因為美國如今也接受了(這是美國留下台階給北京)。

王毅那場名為「會見」,「實質規格」到位了。一來,中方給出高於雪蔓原本要求的待遇,以彌補之前中方談判似乎誠意不足的印象(王毅是部長,排名第一,而雪蔓本來只是要見總排名第三的副部長)。二來,會見更接近「禮貌性」照面,以東道主之姿招待遠方來客,代表主人大方,而不必然等於承認實質上王毅和雪蔓是對等的敵體。如此,就算見了,也不必然會建立從此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和中國外交部長就應該是對等的新慣例。

鬥而不破,摸底領導人峰會的可能性

整體來說,中方讓了一局,美方勉強接受。美國達成一次性得分,但是保留下台階給北京,沒有完整地建立新慣例,雙方繼續「鬥而不破」。

展望未來,雪蔓此次訪華的效益是:第一,確立了在拜登年代,雙方外交體系高層皆可以互訪的慣例,對於恢復事務性外交的常態化,頗有助益(此前4月分John Kerry雖然曾經訪問上海,然而他的身分是總統個人的氣候議題特使,而不是編制內的內閣官員)。

第二,在政治意涵上,雪蔓北京之行相當於為美中兩方可能的雙邊領導人峰會鋪路。6月分時,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便曾釋出風向球,不排除會在10月底的G20峰會前後安排中美領導人會談,惟沒有將確實時間和形式說死,以保留迴旋餘地。

此番雪蔓訪華,便是預先摸底,確認「價值觀外交」與「戰狼外交」並行。「一帶一路」與「更好地重建世界」(B3W)逐鹿的年代,美中雙方是否依然存在足夠的政治互信,舉辦領導人會面?美中交鋒,高手過招,後續可期。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