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戴發奎】是人亂不是鮭魚之亂

鮭魚之亂 全台至少79人改名了
圖片來源:中央社

易經告訴我們「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好的,沒有一件是壞的。

台灣壽司郎祭優惠活動,只要在3月17日到3月18日期間,姓名中有「ㄍㄨㄟ」、「ㄩˊ」同音字者,「同音一字享9折,同音兩字享5折,同音同字可享免費優惠」。消息一出,數百位台灣人因此改名,引發轟動國際的「鮭魚改名之亂」。大部分人認為這些人不尊重自己的名子,將父母賦予的名子當成兒戲隨意亂改,批評之聲如排山倒海,並希望「鮭魚」之亂能趕快落幕。

既然法律允許除了某些犯罪相關情事者不得申請更改姓、名、姓名,每個人愛怎麼改是個人自由,反倒是將名字當成一件天大的事,如皇后貞操不容懷疑的人,是否真正了解冠名的意義。

姓氏的作用其實很簡單,就是區分你的族群,名字則是區分你這個人,於是才有了當「姓名與人相同」就可以申請改姓名的條件。人們為何要區分族群,是因為在形成部落後,有了自己的居住地和財產,用以區分彼此,也可以說部落和族群是中國古代經濟形態發展中的一個產物。當部分人離開自己的部落族群到外地另立門戶,就會用封地或居住地的名子做為自己的「氏」加以區分,所以才有了「氏族」這個名稱,其目的還是在識別自己是哪個部落或族群,嚴格說只有貴族才有氏,氏是功勳和地位的代表,所以說「氏辨貴賤」。

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裡提到的「王謝」就是歷史上說明姓氏重要性最有名例子。王謝是南朝東晉的兩大望族,琅琊王氏與陳郡謝氏,其分別代表人物有幫助司馬氏重建東晉,立下不世之功的王敦、王導兄弟,「書聖」王羲之、王獻之、王徽之等人,以及以八萬東晉軍隊擊敗號稱百萬的前秦軍隊的謝安,文學領域亦不遑多讓王氏有「未若柳絮因風起」的謝道韞、謝混、謝靈運等人。他們是當時候兩大門閥士族,權力通天,琅琊(現今山東)與與陳郡(現今河南)分別是王謝兩家的居住地,俗稱「郡望」。

在東晉時,門閥士族已經擁有了皇權不可撼動地位,那個時候只要是門閥士族出身,就代表了擁有一張入仕的直通證,能力好壞一點也不重要,當時不論男女只要能進入世家大族都是無上的光榮,於是造就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我們現在的家族族譜也正是在那個時代衍生出來的產物。

不難發現,每個家族的族譜可追溯的第一位祖先大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至少也是得過功名當過官的人,從甚麼時候開始記錄反倒不是最重要,這就說明了「姓氏」在中國古代有多麼的重要了。

東晉這樣的門閥士族之見一直到500年後的黃巢之亂(西元875年),門閥士族遭遇了滅頂之災,這種門閥關係的大網才被斬斷。越南也有類似的情形,西元1232年越南李朝滅亡,陳朝建立,國王陳守度為了一勞永逸解決李氏家族復辟問題,下達「所有姓李的人都改姓阮(NGUYEN)」的政策。

我們已經漸漸忘了問別人「請問您貴姓?」的真正目的,是用來辨別彼此的氏族部落,以及背後有著怎樣的家族故事。

歸根結底,姓氏在古代是做為一種符號寄生於門閥士族之下,是一種蔭庇,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社會階級被打破,庶民崛起的同時,姓甚麼叫甚麼也就沒有那麼重要,我們可以當姓名是歷史的進程。

易經告訴我們「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好的,沒有一件是壞的,那些被世俗判定為了貪圖幾盤免費壽司衝動改名為「鮭魚」的人,就如同古人為了保佑平安長大取名叫「霍去病」,同樣都是為了獲得某一樣東西,或許他們才是真正懂得姓名意義並接地氣的人。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