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李正修】美陸能重回乒乓外交的相互容忍嗎?

SHANGHAI, April 10, 2021 -- Players from both sides participate in a China-U.S. Ping-Pong friendly match during a special event in Shanghai, east China, April 10, 2021. A special event was held here on Saturday to commemorate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Ping-Pong Diplomac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Photo by Wang Xiang/Xinhua via Getty) (Xinhua/Wang Xiang via 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作者為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

在國際政治場合上,兩個敵對國家常以強硬的軍事手段相互制衡,但利用軟性、非外交模式破冰,也絕非新鮮事。一場史稱「乒乓外交」的國際大事就發生在1971年4月,不僅改變當時的美蘇冷戰對峙格局,連帶也牽動台海兩岸的國際地位消長。

以現今政治氛圍的角度來看,實難理解當年單純的乒乓交流為何會在國際社會掀起驚天動地的影響。簡單來說,有兩大關鍵促使美國與中共相互取暖。其一,相較於蘇聯軍力,當年的美國受到經年累月的越戰拖累,早不復二戰後的第一強國面貌,因此亟需尋求外援來平衡日益擴張的蘇聯,中國大陸就是最好選項。其二,中共當時恰好遭受蘇聯及印度的前後夾擊,也需要外力介入以減輕龐大壓力。

當毛澤東接到美國桌球隊提出拜訪要求的報告時,就批准此請求。遠在華府的尼克森總統接到美國駐日大使館有關中共邀請函的電報時,即刻指示接受。正因為有此運動交流,不僅順勢打開時任國務卿季辛吉的密訪,也讓尼克森隔年2月終於踏上中國大陸,進而簽署美陸「上海公報」,國際政治從此進入新篇章。

從那時開始,美國的對陸政策就在「交往(engagement)」或「圍堵(containment)」之間搖擺,但以支持交往的聲浪居多。即便在蘇聯瓦解、中國大陸政經實力突飛猛進之後,該政策取向大致維持不變,因為美國政學界一直有個信念,只要中產階級興起,必能如台灣及南韓一樣,促成中國大陸政治改革。

此種想法到歐巴馬政府的後期,才被剛掌權的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徹底粉碎。當時,習近平承諾不會軍事化南海,但回頭馬上進行擴建工程,等於要以既定事實逼迫其他國家接受,故美方提出「亞太再平衡」反制,標示著美國已將目光轉向與中國大陸的競合(co-optition)。小布希時代因共享反恐目標而達成的「戰略對話」互信,已逐漸消磨殆盡,進而被「戰略競爭」所取代。

事實上,在經歷4年的「川普震撼」後,拜登政府與中共當局都清楚,兩國關係回不去了,別說水乳交融,連相待以誠都難做到。其中的關鍵因素,除了美國擔憂中共政經軍勢力對區域安全及現行國際秩序的威脅,更重要的是習近平早已拋開鄧小平的「韜光養晦」外交基調,轉而採取主動出擊的「平視外交」,也就是讓各國提高警覺的「戰狼外交」。

習近平說「中國可以平視世界了」。然而,各國是否願意接受北京以侵略性姿態經營對外關係,將是其外交策略能否奏效的關鍵,更是美國念茲在茲的挑戰。

後人以「小球轉動大球」形容「乒乓外交」對美陸關係、乃至於世界格局的突破。中共駐美大使崔天凱在「乒乓外交」50周年的賀詞指出,「乒乓外交揭開中美建交的序幕,使兩國從隔絕走向接觸、從對抗走向對話。值此雙邊關係的關鍵選擇,雙方應繼承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精神,確保兩國關係行穩致遠」。布林肯日前亦曾說過,「美國不尋求把中國視為敵人,但在該競爭的時候會競爭、該對抗的時候會對抗,該合作的時候也願意合作」。

很明顯,崔天凱與布林肯都點出兩國目前所面對的雙邊關係現狀。兩人心知肚明: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競爭將是國際政治的常態。根據美國國務院網站紀錄,布林肯至今尚未與崔天凱會面,也未針對「乒乓外交」發表任何相關談話,豈不說明了美陸互動已到面臨關鍵抉擇的十字路口!

各國雖認為美陸不會落入「修昔底德陷阱」,但也不敢對兩國改善互信抱持多大樂觀期待。當年兩國因為有個共同敵人,而能發表各抒己見的「上海公報」。現在呢?華府與北京能找到足以讓彼此盡釋前嫌的共同利益嗎?各國無不拭目以待。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