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文化交流 還須文化深耕

(示意圖/川越海峽微信公眾號)
(示意圖/川越海峽微信公眾號)

常有人說「文化使人了解,政治讓人分裂」,這種說法儘管有著過度全稱的語氣,但一定程度也還指涉了這兩種事物的本質。談政治,離不開權力的競逐與分配,容易有我無人,加深裂痕;而文化是心靈之事,它讓人能透過表層的不同,深入內在的肌理,以此而能相互諒解、相互了解,乃至相互欣賞。

過去,無論是西方以文明之姿君臨殖民地,還是如中國古代般作為「上國衣冠」,以睥睨之姿環顧四圍,在文化獨尊的年代中其實談不上相互了解,所以西方殖民自稱是將上帝的福音帶給蠻族,中國則以自己為禮樂之邦啟迪四夷。但如今不同,經過幾世紀的變遷,西方知曉了世界有各種不同的文化,也產生了以「文化」為核心概念的人類學。中國近世積弱,又在此時第一次全面性地面對另一個大文明,且這文明還正君臨天下,到此方知所謂「上國衣冠」也只是諸種衣冠中的一種。

全球化時代的來臨更就如此。文化原是族群調適環境的產物,不同自然環境、不同歷史進程,就會出現不同文化樣貌,正如此,文化間乃須相互尊重。所謂全球化不是人人趨同,而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但要如此,前提是能「美人之美」,因此,當代談文化,總特別強調交流。

談文化交流,在兩岸,海峽開放後也曾響徹雲霄,即便關係冰凍的當前,也沒人敢公開反對這種交流,畢竟,只有交流,才能促進了解,而在台灣,更可凸顯自己「雖小猶大」的優勢。

的確,台灣在80、90年代,文化上有其明顯「雖小猶大」的地方,當時大陸許多塊面都受到台灣影響,但這影響,隨著大陸崛起及兩岸敵意升起,卻在急速消逝中。

消逝,除外在環境因素外,也因過去的影響建基在兩岸文化的歷史位差上,台灣在此其實一直缺乏應有的自覺與作為。

自覺,是梳理台灣在文化上真正優勢的所在,亦即在兩岸共榮上可能的文化角色:有哪些地方是台灣本質上可予大陸借鏡的?有哪些是屬於台灣自己特殊色彩的?又有哪些其實只是彼此歷史進程的先後,大陸會趕上來,且以其體量優勢,甚而就超前的。

作為,是文化的基底力量固在民間,但因兩岸特殊關係,公部門卻必須在此扮演一定角色,它可以更主動地結合民間力量,營造「大陸人眼中的台灣」。

然而,很遺憾的是,這些年兩岸固一直強調文化交流,在台灣,基本上並無自覺性的積極作為,大陸也一樣,一次次官式的演出展覽,帶來的只是制式印象,終至彈性疲乏。

正如此,兩岸不只須談文化交流,更須談文化深耕。只有深耕,才能有生命與生命間心靈的觸動,也只有這觸動,才能帶來彼此真正的了解與珍惜。

說深耕,台灣官方無作為,民間影響力多數因於兩岸當年的位差,但這些年,也有在大陸深耕,而使大陸人士從不同向度與深度來看台灣的人。

就以兩位文化界的朋友為例吧!做傳統文化,尤其是民間文化的黃永松,早些年,因他在大陸的作為以及《漢聲雜誌》的成績,傳統文化界提起他,真就是先生之風,景仰不已。而談台灣史的楊渡,他兩岸的往來與著作則開啟了大陸文化界在此的視野,也因此能從更豐富的角度重讀台灣人的心靈。疫情期間,我兩度赴陸,待了半年,發覺他們的影響力仍持續發酵著。

這樣的深耕在兩岸交流上並不多見,台灣若有更多人如此,官方也能調整觀點、汲取經驗,兩岸的更多了解、心靈互契,尤其減緩乃至反轉大陸這幾年來民間對台灣的負面印象,也就非遙不可及之事。(作者為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