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經濟互惠 美難組反華同盟

張維為是日內瓦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現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上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高健是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西比較文化、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等,現為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

張維為與高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節目上解讀未來中美歐三方關係。他們2人表示,隨著中歐之間往來的增多,美國已經不是歐洲的唯一選擇,美國想孤立中國,最終可能是它自己被孤立。而加強中歐人文交流,彌合雙方間的認知赤字,則是中歐關係行穩致遠的重要的保障。

張維為指出,在一些問題上,歐洲尋求與中國的合作,在另外一些問題上,歐洲尋求與美國的合作,我想這大概是歐洲對於中美歐關係的一個基本的大思路。美國再想拉起一支「反華同盟軍」應該是比較困難的。

他認為,從過往歷史與國際關係中,法國與美國是經常鬧矛盾的。現在是馬克洪執政,我們看到他似乎想再一次展示某種法國獨立於美國的姿態。德國與美國的關係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美國施加壓力,希望德國不要使用華為產品、停止俄羅斯與德國能源管道項目(北溪2號)等,都引起德國反感。

張維為強調,從整個歐洲的角度來看,歐盟一直是希望擺脫美國束縛的。去年12月,不顧美國的反對,歐盟與中國完成了中歐投資協定的談判,而今年2月的時候,中國超過美國成為歐盟最大的交易夥伴。

他表明自己一直認為歐美真正結盟是相當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中國可以向歐洲提供他稱之為四次工業革命的各種產品,美國提供不了。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最大的投資市場,歐洲企業會放棄嗎?張維為認為不會。

高健則稱,加強中歐人文交流、盡全力地來彌合中歐之間的認知赤字是中歐關係行穩致遠的重要保障。認識一個人都不容易,更何況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呢?如何真正地在中歐之間加強彼此的理解和認識,高健則稱之為「彌合我們的認知赤字」,是中方應該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