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競爭新戰場!誰是人工智慧競賽贏家? 《外交政策》:美國領先

美國對技術軍備競賽並不陌生,冷戰期間,美國以雙管齊下且勝人一籌的方式對抗蘇聯,製造較大的火箭並將其送上月球。如今,美國的競爭對手是中國,美中科技戰白熱化,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兩國的最新戰場是人工智慧。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指出,長期以來,中國一直試圖主導人工智慧領域,並制定計畫,希望到2030年成為該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並承諾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研發。美國的突破更有系統,最近由搜尋引擎巨擘谷歌(Google)、科技巨擘微軟(Microsoft)、人工智慧實驗室OpenAI 等美國公司製造的聊天機器人在全球迅速普及就說明了這一點。中國的科技業努力迎頭趕上,但專家警告,將「軍備競賽」框架應用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並不能展現人工智慧技術的全球動態。

《外交政策》指出,根本的區別是民營部門在開發新人工智慧能力最前線的作用,美國倡議型組織「全國納稅人聯盟」(National Taxpayers Union)專門研究人工智慧治理的科技政策主任納比爾(Ryan Nabil)表示,冷戰期間,核子及太空領域的關鍵技術進步「特點是進入門檻高,幾乎被國家壟斷;人工智慧的特點是進入門檻較低、民主化的接近機會、民營部門在推動創新的優勢」。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集度(Jidu)概念店,展示其人工智慧科技與ROBO-01概念車為。(美聯社)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集度(Jidu)概念店,展示其人工智慧科技與ROBO-01概念車為。(美聯社)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集度(Jidu)概念店,展示其人工智慧科技與ROBO-01概念車為。(美聯社)

全球的人工智慧發展正加快速度,該技術支持電子郵件及飛彈系統等,這大大提高了風險。《外交政策》指出,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現狀,一個更有用的歷史類比可能是工業革命。

美國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副總裁謝瑞(Paul Scharre)表示:「我認為工業革命在很多方面是更有益的範例,當時正是這種相互支持的技術組合,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人工智慧、數據、物聯網(IoT)、行動設備、有線及無線連接的這整套技術。根據國家工業化的速度,人們可以看到1800年代明顯的贏家與輸家。」

近年來,多個排名將投資、人才數、研究(專利及出版刊物的數量等)等指標考慮在內,美國在這場人工智慧競賽處於領先地位,中國緊隨其後,並迅速成長,接著是英國、印度、加拿大等國家。然而,《外交政策》指出這不能說明全貌,人工智慧不僅僅是專利,還有流程。

納比爾表示:「以全體觀察來說,相對於基礎人工智慧技術的開發,中國在人工智慧運用方面似乎比美國來得格外強大。」他指出中國在臉部辨識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儘管這可能取決於中國的治理風格。《外交政策》指出,美國公司可以選擇一條道路,而不是選擇贏家與輸家。

OpenAI公司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是AlphaGo之後,最受全球矚目的人工智慧應用程式。(美聯社)
OpenAI公司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是AlphaGo之後,最受全球矚目的人工智慧應用程式。(美聯社)

OpenAI公司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是AlphaGo之後,最受全球矚目的人工智慧應用程式。(美聯社)

納比爾表示:「這些例子提出了一個問題:無論每個人工智慧的分支主導地位是否重要或值得得到,更好的方法是辨認人工智慧的分支,而美國應該在這些分支中保持其全球競爭優勢,並相應地調整美國的政策。」

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安全與新興科技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研究員溫斯坦(Emily Weinstein)表示,評估一個國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地位時,過度關注研究也往往忽視關鍵背景,而「研究」是越來越有利於中國的指標,「你想寫多少論文就寫多少,這未必意味著你能將該特定科技商業化」。

《外交政策》指出,美國及中國將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動態應用在人工智慧領域,這反映了他們渴望制定新遊戲規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領導的政府想禁止中國短影音社群平台抖音國際版「TikTok」,以及努力打擊中國半導體行業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減緩中國人工智慧進步的速度。美國越來越關注制定人工智慧政策,而這是中國多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