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實現國際化 長路迢迢

旺報【特派員宋丁儀╱上海專訪】 談到人民幣國際化,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王新奎認為,必須很現實地看待人民幣國際化課題,目前從主、客觀條件上看,人民幣在亞洲未形成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條件,距離真正國際化仍路迢迢。他說,若哪日水到渠成人民幣真正國際化,「到處都可能是離岸中心」。 王新奎分析說,從客觀條件看,大陸人均GDP約5000多美元,反觀日本人均GDP約3、4萬美元時也還未能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元屬於一個較特殊情況,占全球外匯儲備總量80%,長遠看來國際儲備貨幣逐步多元化是趨勢,美元比重逐步下降也是正常的,但相較之下,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路仍很長遠。 人民幣結算 人行謹慎 王新奎認為,成為儲備貨幣,第一步是人民幣結算,目前人民幣只能透過貿易項下結算回流,且僅點對點的結算帳戶,人民幣資本項下仍未開放,匯率也未自由化,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卻無法申購持有國債,股票市場也尚未開放,拿什麼保值?且對國內承受能力也還有疑慮。 他指出,當前大陸央行相當謹慎,這是正確的,人民幣開放國際化的腳步應與衡量金融監管能力與綜合實力相匹配。他也說,香港目前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有其優勢,一是人民幣流入較多,歷來就是大陸貿易的中轉地,加上與廣東的天然關係,現在又開放大陸赴港旅遊,民眾持人民幣流入購物,人民幣流入量較大。 謹防市場間投機套利 但與台灣之間的競爭關係是不存在的,他說,21世紀經濟發展,一定是1+1大於2,不會是1+1等於2,或者小於2,不是你多一塊、我少一塊的關係,各區域之間存在競爭,但更多彼此之間互相創造機會。 對於人民幣監管,他也提出一個警訊,人民幣在香港和大陸已出現雙重匯率,引起兩市場間投機套利行為,熱錢通過非正常管道流出、流入,一是流動得很厲害,收放之間無從監管,二是擾亂了大陸本身貨幣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