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計價基金 搶錢潮

工商時報【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隨各家國銀推出的人民幣優利專案的腳步接近尾聲,金管會放行人民幣金融商品腳步則在加快,預計6月底之前,國內將會出現5檔人民幣計價的共同基金,準備承接國銀優利專案結束後的人民幣資金。 先前金管會只准許人民幣基金私募,金融圈人士指出,金管會月前已核准國內投信業者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共同基金,現在各家業者已排好上市檔期,除了復華投信,接下來登場的還有富邦投信、華南永昌投信都預計在6月初發行。 國銀高層估算,現在國銀DBU人民幣存款金額累計已達人民幣250億元,約新台幣1,250億元,對投信業者而言,已構成發行人民幣基金的基本資金池,目前每家投信業者準備募集的基金從40億元~100億元不等,以人民幣資金累積速度來看,今年下半年將有更多人民幣計價共同基金問世。 主掌財富管理業務的相關國銀高層分析,目前國內即將上市的這些人民幣計價共同基金,除了以連結港交所的4檔ETF為主,現在也已有人民幣高收益債券基金問世,這類人民幣高收債,估計1年約有5~6%的配息率,比起一般人民幣計價的海外債券投資配息率更高,但相對風險也較高。 專家指出,投資者若有意續抱人民幣,在銀行優利存款結束之後,除了比較各商品的收益率,也應該連帶比較風險高低,才能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銀行主管建議,有意投資人民幣ETF的人民幣存款戶,若考慮到入場門檻高低,除了直接投資ETF,或是買國內投信業者發行的基金,投資型保單是另一個可考慮的選擇。 銀行主管比較,直接投資ETF的門檻單筆要人民幣5萬元,但投資人民幣保單的門檻單筆則僅需人民幣1,000元,相較之下少非常多,想要對人民幣「少量多餐」理財的存戶可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