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方的獨處練習》集結國人與移工詩文 繫起彼此生活的感動

<p>《他方的獨處練習》創作合輯結合國人與移工的詩文創作,讓民眾透過文字去理解這群遠漂來台的異鄉人。<br />
(圖/翻攝自臉書)</p>

《他方的獨處練習》創作合輯結合國人與移工的詩文創作,讓民眾透過文字去理解這群遠漂來台的異鄉人。
(圖/翻攝自臉書)

<p>《他方的獨處練習》創作合輯結合國人與移工的詩文創作,讓民眾透過文字去理解這群遠漂來台的異鄉人。<br />
(圖/翻攝自臉書)</p>

《他方的獨處練習》創作合輯結合國人與移工的詩文創作,讓民眾透過文字去理解這群遠漂來台的異鄉人。
(圖/翻攝自臉書)

《他方的獨處練習》創作合輯結合國人與移工的詩文創作,讓民眾透過文字去理解這群遠漂來台的異鄉人。<br>(圖/翻攝自臉書)
《他方的獨處練習》創作合輯結合國人與移工的詩文創作,讓民眾透過文字去理解這群遠漂來台的異鄉人。
(圖/翻攝自臉書)

台灣70萬名外籍移工中,有約23萬人是家庭看護工,負責照顧長輩及失能者,可說是擔起了台灣長照的沈重負擔,也是臺灣這個多元社會不可或缺的成員。為了拉近移工與雇主的距離,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舉辦《我的移工家人》線上展覽,並推出《他方的獨處練習》創作合輯,結合國人與移工的詩文創作,邀請作者進行導讀,讓民眾透過文字去理解這群遠漂來台的異鄉人。

展覽透過《他方的獨處練習》新書朗讀,讓民眾聆聽作者側寫自身或家族與移工相處的心境,從首獎散文作品《手尾錢》到詩文作品《關於一些香草及其他》中,都能感受整個臺灣因移工的到來所產生的影響。不論是家庭多了一位外國成員,或是異國香草、料理拓寬了生活及文化視角,都在無形中讓移工與我們的生活產生絲絲縷縷的連結。

此外,在臺北擔任廠工的移工阮氏翠(Nguyen Thi Thuy)也在「那麼新奇的臺北」一詩中表達自己眼中的台北印象,以及飄洋過海來台工作的心境:「臺北 101,高度為 509 米,是臺灣人驕傲的象徵。讓我想起越南的竹樹,有著堅強不屈的精神,讓我有持續學習的動力」。

家庭看護工Ari Lestari則在作品「悠遊卡帶我認識臺灣」中,以悠遊卡為題,訴說自己與台北邂逅的故事。「悠遊卡,可以帶我到任何地方,就如『閉上眼睛後,就可以抵達目的地』一樣」,透過一張簡單的卡片,串連起自己在台灣的故事和足跡。

臺北市勞工局於2001年首次舉辦「臺北,請聽我說」移工書寫詩文徵選活動,是臺灣首創以移工為主體的徵文比賽,也催生了「臺灣移民工文學獎」,鼓勵移工以母國文字書寫生活在他方的真切感受。去年更以「他方的獨處練習」為主題徵文,不限移工身份也鼓勵國人投稿,用文字記錄著移工視角下的臺灣生活、以及我們與移工們相處的日常連結,讓他們長照生活的點點滴滴走入大眾視野。

更多四方報新聞
抗議!23萬家務移工與勞基法脫鉤 基本工資與本勞差8250元
瞄準東南亞!智庫論壇分享投資趨勢 帶領台商開創新商機
「台灣南南協會」建立跨領域平台 提升台灣在東南亞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