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科舉考第三名 為何成當年的壯元?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清朝透過科舉選人才,其中,浙江鄞縣有一個名叫史大成的人,在清朝順治12年高中狀元。不過,他參加殿試時原本只是第三名的探花,但是順治閱卷時因為欣賞史大成的文筆及字體,竟然改列狀元,而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浙江鄞縣有一個名叫史大成的人,在清朝順治12年高中狀元。史大成畫像。(示意圖/翻攝財經頭條)
浙江鄞縣有一個名叫史大成的人,在清朝順治12年高中狀元。史大成畫像。(示意圖/翻攝財經頭條)

史大成出生於1621年,當時正是明朝末期。史大成家裡務農,但他卻刻苦讀書,所以明朝崇禎年間,16歲的史大成就考中了秀才,沒過多久又考中了舉人。

不過,史大成看到明朝的天下動盪不安,覺得繼續參加科舉考試去做官太危險了,就絕了這個念頭,專心在家奉養父母。他對父母非常孝順,有一次母親生病了,很久都不好,史大成效仿古人「割肉療親」,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加進母親的藥裡面,祈求母親早日病癒。

這件事在當時被傳為佳話,史大成因此獲得了「孝子」之名,被朝廷嘉獎。後來清朝建立,朝廷聽說了史大成的名頭,多次徵召他入朝,史大成都沒什麼反應。

清軍入關後,清朝統治者學習了漢人治國的很多方法,包括用科舉選人才。史大成見天下基本穩定了,很多漢人都去參加清朝的科舉,於是他也去參加了。

清朝順治皇帝因驚艷史大元的字寫得好而把他從探花欽點為壯元。圖為順治皇帝朝服像。(示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清朝順治皇帝因驚艷史大元的字寫得好而把他從探花欽點為壯元。圖為順治皇帝朝服像。(示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這一年正是順治十二年,史大成參加科舉會試,雖然他文采出眾,文章寫得很好,但有兩個人比他寫的更好,所以主考官把他定為第三名,也就是探花。按照慣例,在科舉考試中,這些高中的考生的卷子,都是要交到皇帝面前,請皇帝御覽的。

當史大成的卷子也被送到了順治皇帝面前,順治一看到他的卷子就被驚豔了,不是因為內容,而是因為史大成的字。順治跟旁邊的人說:「文氣光昌,字法敬慎,必端人也。」意思是,這人字寫得端正嚴謹,人品肯定很好。

順治皇帝因此下旨,把史大成從探花改成狀元,原來的狀元退到第二名。當時,很多人都說史大成有神明相助。不過,史大成雖然中了狀元,得以進入翰林院供職,但他之後卻因為父母年邁、身體不好,選擇辭官回鄉,專心照顧父母。朝廷多次派人來徵召他入朝,史大成都不去,因此被削職了。所以,史大成在清朝歷史上並不出名,沒有做出很大的功績。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揭秘:皇帝的「處男之身」獻給了誰?不是皇后也非嬪妃
康熙帝多好色?竟然九妃連珠、八嬪臨御 連敬事房都管不住
百家姓揭秘!中國女人最討厭的一個姓氏 取什麼名字都難聽
「天若有情天亦老」2百年後才有人對出下一句 成千古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