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找驚喜 6款汙水孔蓋穿越古今

南市府水利局打造六款特色孔蓋,讓市民低頭就可找到驚喜。(水利局提供)
南市府水利局打造六款特色孔蓋,讓市民低頭就可找到驚喜。(水利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誰說人孔蓋一定是黑黑、醜醜的?台南市長黃偉哲重視觀光景點與文化文史串聯,以城市美學為施政要件,請水利局結合歷史典故及府城聯境名稱,以彩繪方式製作六款具在地人文特色的汙水孔蓋,打造專屬於台南的地景風貌,讓市民低頭就可以找到驚喜。

水利局迄今共打造了六款在地人文特色孔蓋,數量總計六十座,分別安裝坐落於中西區海安路、國華街一帶的蜿蜒巷弄內,讓民眾在享受歷史街區氛圍時,低頭也有機會看到不一樣的驚喜。

水利局說,六款特色孔蓋主題分別為「本廟邊角、試經口、下粗糠崎、佛頭港、外觀帝港、看西街教會」,皆是從當地聯境與角頭地名由來作結合,把地方的歷史典故圖案化,並植入於汙水孔蓋圖樣設計。

例如,台南早期地形形狀像隻展翅的鳳凰,因而稱為「鳳凰城」,在地為了「網住」鳳凰,街道四通八達,呈現蜘蛛結網「八卦網」狀,於是演化出了本廟邊角的特色。而試經口據說當初只是四間大房子的人家呈現「口」字形排列,是早期的地標,古早人都會相約在這裡,後來又為了文字優雅把「四」改成考試的試。「下粗糠崎」則是因早年該地勢有個陡坡,從米街米廠輾米後的稻殼,都會順地勢斜下粗糠崎堆成小山丘。

另外還有佛頭港、外觀帝港、看西街教會,這些在當代人眼中奇特的地名,其實蘊含很多被世人所遺忘的故事,期望能經由藝術家的妙筆,將台南古老的地名形象化,同時也與不起眼的人孔蓋結合,成為當地的特色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