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氣的,到底是孩子的表現,還是孩子沒有按照「你的期待」表現?

作者:谷卓

昨晚睡得很差,一歲的女兒竟然頭一次在夜裡睡眠的時間大便!不情願的起床開燈後,才發現四歲兒子Jivan擠在我們大床的中間⋯⋯

Jivan分房睡後,夜裡跑來我們房間一起睡的次數一隻手就算得完。但昨晚真的影響到大家的睡眠,當淺眠的媽媽心情不美麗時,又會掃到老公,於是在清晨六點多被搞得受不了的老公開始劈頭數落Jivan,「不行這樣、不行那樣、你為什麼來?害怕一個人,但你擠過來後大家都睡不好⋯..」。另一半持續用「不不不」的否定句,罵在Jivan身上,我卻實在聽不下去。

「麻煩你,不要一直跟他說『不可以』好嗎?」一直提醒自己用正向教養的力量,對那三個字超反感。

「我沒有,我有問他,他說他害怕!」

「那他說了害怕,你還是一直說不可以過來我們床上啊!」

老公就沒說話了。男人的睡眠很重要吧,比起媽媽,睡得再晚再差,時間到了還是瞬間調整好心情備戰。

「如果你是Jivan,因為害怕而想跟父母依偎在一起,卻被斥責、被拒絕,也沒有被理解,你是什麼感覺?你為了愛的人而做了某事,卻被說不可以這樣子,會不會很受傷?」我感覺自己在引導一個大孩子。

「他是因為愛才過來我們身邊的!」害怕或許是個表象的理由,但「爸爸媽媽」是Jivan「害怕」的依靠,這是孩子心中本能對父母的愛和安全感啊!狂講道理說「這樣爸爸媽媽會睡不好、害怕你就躲在自己被子裡面」,其實說穿了,不都是為了「自己好」而硬是逼著孩子長大?逼著孩子做「我們心中預定的樣子」,好讓日子完美的少點麻煩?

最後我嘆氣著說:「可不可以請你把自己當成Jivan一下,來想想他的感受呢?」

大人眼裡的脫軌

這近四個月來,這一百多個夜晚,只有三個半夜如此,Jivan如此表達與釋放他的情緒,無論是害怕、撒嬌、討愛,還是偶爾不想那麼獨立一下,這0.03機率的「大人眼裡的脫軌」,其實真的沒必要對他發脾氣的,孩子不會不知道他該有什麼行為,透過規範、引導、肯定,那99.7%的良率,正足以說明他懂的。

我看Jivan不發一語等他爸說完,然後接話:「媽媽知道你很想來跟我們擠齁?很冷,躲進棉被裡吧!」反正也要起床了,反正兩隻是不會再睡回去了,給他和妹妹一起在我們的大床上玩個十分鐘,算是補足他對愛的渴望和形式。

我們氣的,到底是孩子的表現,還是孩子沒有照「我們的期待」表現?仔細想想,就能明白,其實我們的氣,是來自於「生活的不可掌控性」,想要有品質的睡眠、氣氛佳的用餐時光、輕鬆的外出,然而,生活裡就是出現了一個不可掌控的「驚喜」啊!他不是生來被控制的,是生來對世界好奇與對生命感恩的。

很多時候,父母多把眼光深入孩子「行為的背後」,情緒就會比較好控制住了;表象或許不那麼盡如你意,譬如打破盤子,譬如沒吃完水果,譬如弄濕了一地的水,可是,把自己當成那位眼前的孩子吧!我只是想幫忙收拾碗盤??我想把好甜的水果留給媽媽??我剛剛想裝水給妹妹喝??。如此一來,你會發現,這不只保存了孩子的美和善,也維護了親子的關係,同時,也給予了孩子滿滿的愛和理解,成為他持續表現出正向行為的動力與支持。

Photo By:谷卓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台灣防疫做得好 更要經得起批評指教
沒消防沒警報,柯市府的安檢怎麼管的?
疫情加速新經濟崛起,一堆人仍搶「安穩的工作」...老總看世界的3個劇變
韓國瑜的「逆時中」行徑,除了反罷免還有圍魏救趙的多重目標
真正的超前部署不是封城兵推,是讓生活回到正常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