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年齡階段 調整理財策略

工商時報【文╱陳碧芬】 渣打集團調查台灣35至59歲的財富管理客群,已著手開始退休規劃的僅57%,相對亞洲其他市場明顯偏低,台灣人表現出不積極,渣打銀行表示有三項原因:1.準備之後再開始、2.不知如何開始、3.資訊太多難以掌握。究其深層因素,台灣民眾誤把「退休準備」當成「一次性」工作,實際上它也是隨著不同年齡階段,構思不同的退休準備,重點是日常心裡有沒有它的存在。 中華經濟研究院和富邦投信合作調研2019年「國人安心樂活享退問卷調查」,就是想了解不同世代對於退休理財的態度和規劃,最後作出兩項關鍵建議:其一,鼓勵民眾投資理財,尤其是年輕人量身定做的商品,可以由政策工具試行服務,建立「退休金靠自己」的健康思維;其二,民眾應依據不同年齡階段,選擇適合的投資策略及理財工具,為了因應退休需求的資產配置。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個人金融事業處負責人林素真就指出,渣打銀行有全方位的專業理財服務,依照客戶風險屬性以及客製化的規劃,同時搭配定期定額的分散投資和投資組合建議,能使資產抗波動,並且有穩定現金流收入,一併滿足未來的長期照顧需求。 林素真說,個人財富累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成長,但同時也將因長壽帶來更長時間的醫療、保健花費,而抵消民眾財富增長的成果,若是面對可能的長期照顧需求,甚至會在退休後產生財務的缺口。 從稅務的角度,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會計師廖哲莉建議,針對目前各國提供多元的退休金計畫,未來可就退休金給付給予租稅優惠,並設計符合人民需求及提供良好老年照護之退休制度。 德勤商務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林瑞彬亦表示,即便目前長照相關人力、器材或設備已備妥,鼓勵保險公司結合社會福利資源及醫療科技,以增進長照服務品質,對民眾退休準備規劃也能有更寬廣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