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周年 重思和平路徑

2月24日,烏克蘭危機已屆1年。這場俄烏之間的局部武裝衝突,不僅讓交戰雙方損失慘重,拖累歐洲大陸深陷其中,也加劇全球經濟衰退,對國際體系亦造成結構性衝擊,影響深遠。筆者以為,烏克蘭危機周年之際應重思和平的意義和路徑。

其一,和平是各個國家的最大公約數。每個個體價值的實現、國家繁榮安寧、世界發展與進步,都離不開和平這一基礎。和平如同陽光和空氣,失去方知珍貴。核時代「一損俱損」的邏輯,讓世界更應慎思戰爭。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曾警告說,人類與核武器毀滅世界只有「一個誤解」或「一個誤判」的距離。

烏克蘭危機周年之際,世界需合力阻止地區安全形勢惡化,共同尋求「治本」之策。各國在呼籲和平、維護和平、為和平設置「護欄」、建立有效調解機制上還有大量工作可做。

21日,中國外交部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重申「支持通過對話談判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等熱點問題」;24日,再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就停火止戰、啟動和談、推動戰後重建等提出倡議和方案,並表示中方願意發揮建設性作用,值得世界重視。

其二、槍響之後沒有贏家。無論各方立場如何,只要進入戰爭模式,就意味著「雙輸」。俄烏戰事中,雙方陣亡士兵數、死亡平民數、受傷士兵數多達數十萬,數字背後是無數家庭破碎、民眾流離失所。即便烏克蘭受到了西方大量武器援助和聲援,即便美國總統拜登親自訪問基輔慰問加油,但是別忘了,戰場還是在烏克蘭,直面戰爭的依然是烏克蘭人民。

其三、和平的方向盤必須緊握在自己手中。在任何時代,戰爭都是一國的政策選項,也沒有任何事件比戰爭更能影響一國國運。《孫子兵法》開篇即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和平與戰爭的天平中間,夾雜著政黨私利、軍工群體私利和他國私利,如何避免「被綁架」上戰場,值得深思。軍火商的字典裡沒有和平;政黨的考量或只有選票而未見得是民眾長久福祉;在世界地緣政治博弈中,各國都有自己的算盤。美國希望借這場衝突持續消耗乃至摧毀俄羅斯的國家實力。德、英等歐洲國家雖追隨美國參與對俄制裁和援助烏克蘭,但本身亦是這場戰事的受害者。

國家間的合縱連橫,並不會一成不變,隨著國家利益、國際局勢的發展變化也會變化。和平並不能完全寄希望於他國。美國可以策畫炸毀「北溪」系列管道,「毀滅台灣計畫」是「失言」還是真心話也就真假難辨。對任何國家、任何地區、任何政黨來說,殊為寶貴的都是戰略自主。

其四,最好的止戰工具絕不僅僅是軍事實力,而是民族、民眾之間深刻的理解交融和連結。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但止戰靠的不僅是戰略威懾,還有贏得人心。回看兩國戰爭緣起,北約東擴是導致衝突爆發的最直接原因。如果烏克蘭當初沒有全面倒向西方,如果俄烏之間能夠抓住此前諸多融冰和扭轉關係的時機,歷史或會改寫,同民族兄弟之間相互殺戮的悲劇或可以避免。

和平並不容易,它是人類的一種選擇和智慧。和平亦不等同於沒有戰爭,不戰只是一種暫時的消極和平狀態。為了持久的和平與安寧,世界還需要積極的和平觀。透過對話而不是對抗,透過團結而不是孤立,透過整體安全的維護而不是二分法思維下你贏我輸的安全觀來達到積極和平。周年之際,積極和平任重道遠。(作者大陸資深時政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