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持續的背後

烏克蘭危機已持續1年,但拐點仍未到來,和平前景依然暗昧。進入2023年,這場危機牽涉的各方加緊蓄力、集結力量,在軍事、外交、經濟、輿論等各場域呈現出危機可能升級的態勢。美國繼續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徹底把烏克蘭塑造成「反俄」前沿,同時加大對俄制裁力度,最大限度孤立俄羅斯,企圖徹底拖垮俄羅斯。俄羅斯調整戰略戰術,對內積極止損,激發社會「抗敵」鬥志,對外積極拓展戰略騰挪空間,加強與非西方大國關係,有效應對來自整個美西方世界的戰略施壓;烏克蘭繼續倚美擊俄,充當美西方「阻擊」俄羅斯的「馬前卒」,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歐洲被美國戰略裹挾,戰略自主或成泡影,生存危機、團結危機日益顯現。隨著德國總理蕭茲宣布向烏克蘭提供14輛「豹2」主戰坦克後,美西方介入烏克蘭危機程度更深,北約與俄羅斯發生正面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還在增加。

與之相伴的是原本就不安寧的世界增加了更多風險和挑戰,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增多,主要有以下表現:

一是國際格局陣營劃分更明顯。從烏克蘭危機中可以發現,世界正在分為以美西方為首的強權政治集團、以俄羅斯為核心的歐亞陸權集團,以及以中國為代表的國際社會理性力量。在意識形態上,西方國家構建「民主對抗威權」敘事,加劇意識形態分裂。在政治軍事上,美西方加速推動「北約亞洲化」,企圖打造「全球北約」,對中、俄實施戰略圍堵。在經濟貿易上,美西方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科技民族主義,要與中國脫鉤。與此同時,以中國為代表的力量進一步壯大,上合組織加速擴員印證了非西方國家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深入人心。

二是世界經濟增長持續疲軟。儘管全球新冠疫情已接近尾聲,但全球供應鏈穩定遭受多重衝擊,部分國家長期找不到「安全感」,種種不穩定因素下,世界經濟尚未出現明顯復甦勢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全球經濟增長率預計將從2021年的6.0%下降至2022年的3.2%和2023年的2.9%,2023年全球1/3國家將陷入經濟衰退。聯合國發布的《2023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預測更為悲觀,2023年世界經濟增長將從2022年的約3%降至1.9%。

三是全球治理赤字進一步增加。當前,全球治理赤字和國際難以達成合作的問題更加突出。現行全球治理體系解決全球性發展難題的能力進一步下降,已出現「地區」分擔全球治理壓力和責任的傾向,地區治理體系作用明顯上升。現行全球治理體系主導國美國的國際權力地位持續式微,儘管以拜登為代表的建制派重新回歸美國政治權力中心,但在新冠疫情、烏克蘭危機、美國國內形勢變化等的多重鉗制下,美國對外政策內顧化傾向明顯,對修復全球治理體系和維繫世界霸權地位心有餘而力不足。

表面上看,烏克蘭危機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但實質上則是俄羅斯與美西方之間的全面較量。毋庸置疑,烏克蘭危機是冷戰結束後歐洲大陸爆發的最嚴重的地緣政治經濟衝突之一,對未來國際格局變化產生深遠影響。(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