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促加入CPTPP 產業衝擊嚴重

要加入大型區域經濟整合,不管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或《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對外,政府必須先做好與成員協商;對內,則必須先做好整體評估、與受衝擊部門說明溝通、修訂相關法規,以及規畫、進行產業救濟、調適與轉型等措施。

上月22日行政院突然宣布已於當日向紐西蘭遞交加入CPTPP的申請。兩天後,蔡總統表示:「申請加入CPTPP,台灣已做好很多準備工作,現在水到渠成,是我們加入最好、最佳時機。」可是,如果檢視整個事件發展過程,蔡總統所言根本是在唬弄社會大眾,政府其實還沒做好對內與對外相關工作,完全是被迫急就章匆忙行事。

去年底東協等15個國家形成RCEP,經濟部王部長尚說:「RCEP非政府努力目標,加入CPTPP也不成熟。」上月16日大陸向紐西蘭遞交申請加入CPTPP後,王部長又說:「非常多成員國感到突然。」其實去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APEC領袖會議時,就已表示大陸將考慮加入CPTPP;王部長此說,正顯示出蔡政府對於大陸企圖加入CPTPP是掉以輕心。而對於我方加入CPTPP一案,王部長才說完「會持續與各成員國非正式協商。」沒幾天,行政院就突然宣布已正式遞出申請。從頭到尾,顯示出蔡政府是在大陸意外申請加入的壓力下,倉促遞交申請,亦證明政府對外根本尚未完成諮商工作。

其次,加入自由貿易協定會因法規調整帶來經社衝擊,也會因市場開放,不同產業遭不同得失,因此政府必須先完成評估作業、對外說明加入協定的利弊得失。2016年2月包括美國在內的12國簽署《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宣稱是一開放程度、自由化水準均相當高的協定;2017年11月美國退出TPP,11國將該協定更名為CPTPP,但凍結適用原依美國要求而他國反對、卻被納入的22項條款,顯見加入CPTPP會重大影響成員權益。而對於加入該協定如此重大政策,蔡政府迄今仍未對外完整說明我方將付出的代價,一切作業均在黑箱進行。

加入協定之前,盤點清楚產業受衝擊狀況後,政府就應與受創產業溝通,研擬救濟措施或產業調適計畫。而因產業調適或轉型並非一蹴可幾,政府所有工作都應提早進行。例如日本加入CPTPP,其強項是汽車,軟肋則是農業,特別是稻米全靠政府補貼保護。因應協定要求貿易自由化,日本多年前就積極推動農業轉型,強化競爭力、促進出口,力守稻米、畜產等重要領域。

當年我方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前身的《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時,製造業受到衝擊最大的是車輛產業,該產業長久受政府高關稅與管制日、韓車輛進口的保護。政府一方面努力在談判時為產業界爭取較長調適期間,另方面和產業公會共同輔導企業進行研發等提升競爭力,並與業界合作開發共同引擎、提升車輛測試研究中心研發測試能力、設置120公頃符合國際標準的試車場。等到開放日、韓汽車進口及加入WTO,國產車在國內市場並未受到顯著影響。

蔡總統說:「2016年起政府陸續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新南向政策、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等調整了台灣的產業經濟體質等準備工作。」完全是文不對題,不僅避開傳統產業、服務業會如何受創不談,新南向政策更已被證明是執行失敗的產業政策。

依國發會估計,台灣若加入CPTPP,農業和汽車業將受到較大衝擊;另有學者表示,農業受衝擊大於得到好處。尤其農產品平均名目關稅高達15.6%,並有20項實施關稅配額或特別防衛措施,一旦被迫開放,可謂災情慘重。但直到現在,還看不到政府拿出任何產業因應計畫與措施,遑論超前部署。蔡政府因為大陸申請加入CPTPP而倉促提出申請,其後果就是害慘台灣產業和經濟!(作者為前經濟部長、前經建會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