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首屆「秋天藝術節」 7檔作品探問「眾聲平等」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國家兩廳院今年推出首屆「秋天藝術節」,以「眾聲平等」為策展主題,邀請7組團隊推出7個作品,分別從AI科技、網路霸凌等7個面向探問,和社會建立不同角度的對話起點,希望引發更多討論與反思,10月14日至12月5日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雲門劇場及線上平臺演出,從作品出發,邀請觀眾帶著觀點走入劇場。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劇場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反映社會的樣貌與現況,兩廳院今年推出全新策劃的藝術平臺「秋天藝術節」(ARTQUAKE in Autumn),期望交織出更多思考與方向。

首屆「秋天藝術節」邀請窮劇場、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河床劇團、進港浪製作,以及王世偉、田孝慈、李慈湄、海樂彌.飛達(Helmi Fita),和法國行為藝術家瑪莉詠.席耶菲(Marion Siéfert)等,分別從賭博文化、AI科技、政治權力、勞工階級、網路霸凌、群眾運動等7種面向,邀請觀眾走進劇場,不只觀看演出,也透過Podcast以及網路平臺Slido彙集想法,參與並發聲,希望讓這些社會議題持續被關注。

近年因網路與行動裝置的興起,創造了自由、即時發聲的管道,然而在按讚/不按讚與演算法的大幅運用下,窄化資訊的多元性與來源,產生新的對立與差距。在網路崛起的時代中,社群媒體究竟傳達了每個人的聲音還是某種程度讓弱者的聲音變得更為沈默。

里米尼紀錄劇團《恐怖谷》。(國家兩廳院提供)

莎妹劇團《混音理查三世》。(國家兩廳院提供)

河床劇團《被遺忘的》。(國家兩廳院提供)

王世偉《群眾》。(國家兩廳院提供)

兩廳院製作《神不在的小鎮》。(國家兩廳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