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水災移居後山 金針花美麗綻放

人的遷徙有許多原因,台灣歷史中,有一段難忘的天災記憶,發生在1959年的八七水災,當時造成中南部嚴重的水患,田園盡失,於是,政府鼓勵居民移居東台灣。不少災民就此移居到花蓮富里鄉、玉里鎮,逐步開墾耕作,現在多已到了第三代。其中,在玉里赤柯山定居的嘉義鄉親,數十年來,努力開發赤柯山,成就每年美麗的金針花季,也就此安居樂業,也見證了他鄉變故鄉。

黃澄澄花海一望無垠,每年八、九月,金針花盛開,一山接連著一山,像極了梵谷筆下的印象畫,如詩如畫的景象,就在花蓮玉里赤柯山,有著小瑞士封號。

開著貨車穿梭山間小路,第二代金針農陳錦竹,65歲,在赤柯山種植金針50多年,繼承父親5公頃農地,他說當地金針產業,和嘉義縣大有關聯。

赤柯山金針農 陳錦竹:「嘉義老家前有種一排(金針),當作圍牆做水土保持,(金針)根會扎得很深,堤防比較不會崩塌,還可以欣賞,我父親就跟我二叔說,你回家(嘉義)要回來(赤柯山),你把那個金針,家前面那些都挖起來,根都削掉,留下頭就好,葉子也不要,有頭就會活,叫我二叔背過來(赤柯山)。」

海拔九百公尺,湛藍天空下,閩式古厝黑色屋頂,農民趁著好天氣曬金針,金黃視野旁,連接著整齊劃一的綠色茶園,茶種也是從嘉義帶來的。眼前的農業規模,是1959年八七水災種下的因。

那場天災,促成人口從西部往東部移動,陳錦竹父執輩,屬於第一代移民,扛著簡單行囊從嘉義阿里山出發,翻過好幾座山頭,足足七天才抵達花蓮玉里鎮,最後落腳赤柯山這處未經開發的荒漠之地。

赤柯山金針農 陳錦竹:「邊種地瓜芋頭,種花生種玉米、馬鈴薯、種薑,還養幾隻雞,還有養豬,兩年以後就打電報回去(嘉義),說你們可以過來了,爸爸說他有搭建一間房屋,去有地方住,不會淋雨,也有得吃,不會餓死了。」

東華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蔡侑霖:「在你要離開這個地方,其實要有足夠的拉力跟推力,例如說在災難之後,有一些原居地,它可能耕地沒有了,或者說要尋求新的家園,所以他其實會遷居到其他地方,去尋找開墾啦。」

手裡的大碗公,是當時的家當之一,乘載著早年徙地而居,逐步開墾耕作的辛酸,山上農戶現在大多傳承到第三代,繼續維持美麗的黃金奇蹟。

赤柯山金針農 李光濱(第三代):「遊客陸陸續續上山之後,很多年輕人也有看到商機,就陸陸續續返鄉,我的祖先,也從,像我奶奶,原本的祖墳是在屏東,爺爺也是在屏東,後來這幾年就全部遷到東部來了,所以我們的親友,也都是從西部來到東部來掃墓。」

早期赤柯山,只是海岸山脈上的一處平坦地形,連地名都沒有,更別說擁有產權。即便金針花打出知名度,山上居民始終是農業黑戶。經過多次陳情,直到2013年「國有耕地放租實施辦法」修訂,山上農戶,心才安定下來。

赤柯山金針農 陳錦竹:「拖到現在才改變成,用解編方式,解編就是把林務局的土地,全部解除掉,移交給國有財產署,我們再跟國有財產署承租,到目前就是這樣。」

東華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蔡侑霖:「一開始是承租國有林開墾,承租國有林開墾的時候,你看它(赤柯山)發展出在地生活,就是它有在地的網絡,然後它有在地的信仰圈,就是說事實上有一座土地公,有個土地公信仰,本身發展出一個祭祀組織,比較形成一個自然聚落。」

山中無歲月,曾經都是天災的受災民眾,赤柯山的居民如今走出了另外的一片天,也代表出路越來越開闊。

赤柯山金針農 陳錦竹:「赤柯山這個土地是,地勢很平坦,以前我們住在嘉義,我小時候,現在我每一年都會回去省親,遊玩看一看,那邊的山我就住得不合適。」

要問何處是故鄉,陳錦竹毫不遲疑地說,赤柯山,這裡是和他生命連結最深的土地,更是他的家,也可以肯定地說:「日久他鄉是故鄉」。

文字撰稿 林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