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空姐:若能素顏上班,該有多好?

作者:大齡空姐/大齡空姐的飛行觀察筆記

應《換日線》邀稿,這次來談談一則有趣的報導。

近期巴西地方勞動部法院作出一項特殊判決。起因於巴西航空公司高爾航空(GOL Airlines)於勞動契約中規定女性空服員與地勤人員須撥出一部份收入「維持儀容」,對男性員工則無此項要求,約 4,000 名女性員工因此提起聯合訴訟。

法院認為高爾航空強令要求女性員工化妝,導致女性員工薪水較男性員工短少,已觸犯性別歧視,故判高爾航空每月須支付女性空服員與地勤人員「化妝補貼費」R$220(約新台幣 1,200 元左右),除支付化妝品費用外,還須支付美甲、除毛等費用,以及總金額高達 R$500,000(約新台幣 250 萬元)的精神賠償。巴西全國空服員公會(National Union of Flight Attendants)表示,此判決開創先例,很可能影響國內其他行業。

如果能素顏上班,該有多好?

這項判決或許在巴西首創先河,不過,早在 2019 年 3 月,英國維珍航空(Virgin Atlantic)便率先取消女性空服員上班化妝的規定,還開放穿著褲裝。據報導,維珍航空的發言人表示:「這是一個重大變革,不只為員工帶來更舒適的工作環境,也能讓員工在工作中展現個人特色。」

記得那時我還在機上跟同事討論這則新聞,不少女同事(包括我本人)都感到無比羨慕──能夠素顏上班多好啊!

原因無他,航空公司對於女性空服員的服儀要求可說是相當嚴格,上班時制服乾淨平整、配件齊備、皮鞋光亮自不必說,妝容須得全妝──粉底、腮紅、口紅、眼影、眼線、睫毛、畫眉、遮瑕皆備。此外,包括髮色、髮梳、髮網、髮圈乃至於指甲油、美甲的顏色款式等都有規定。

在台灣航空飛行時,每次上班我都要提前 3 小時做準備:一個半小時化妝、弄頭髮、熨制服圍裙;半小時通勤;半小時在機場廁所換制服,重新檢查服裝儀容、補擦指甲油、將高跟鞋與低跟鞋擦得亮晶晶。這些聽起來或許很誇張,但服儀是空服員的工作考核項目之一,不合格處都會被座艙長或資深組員挑出來寫進報告裡,還可能因此得進辦公室跟經理「喝茶聊天」。

每月補貼 1 千多,真的夠嗎?

和台灣航空相比,中東航空在服儀要求方面相對寬鬆許多,至少單就允許空服員戴眼鏡這點,我便覺得十分人性化(雖然也要規定鏡框顏色就是了)。台灣國籍航空不允許空服員戴眼鏡上班,嚴格規定只能戴隱形眼鏡,官方說法是擔憂緊急狀況發生時,少了眼鏡視線不清可能會阻礙逃生,或破碎鏡片與斷裂鏡架可能在逃生過程中意外刺破逃生滑梯;這種說法固然有其道理,但我認為另一個不能明說的原因其實就是覺得戴眼鏡「不夠美觀」。

因此近視較深的空服員必須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若是飛長程航線,往往一戴就是十幾個小時,罹患乾眼症、結膜炎、角膜炎甚至角膜破皮都是常有的事。儘管有醫師診斷證明,公司仍不允許空服員戴眼鏡,最多請幾天病假,又得繼續戴隱形眼鏡上班,導致眼睛反覆發炎難以根治;有不少同事受不了這種痛苦,最後選擇自費做近視雷射手術,希望一勞永逸,然而雷射手術也並非完全無副作用,最終風險還是要空服員自己承擔。

如此細論,服儀方面若要樣樣符合公司規定,其實所費不貲:光是臉部全妝至少就需要粉底液、眼線液、眼影盤、睫毛膏、眉筆、腮紅、口紅、遮瑕膏、蜜粉或定妝噴霧等;指甲部分則需要指甲油、護甲油,講究一些還會使用指緣油,光療美甲則看個人選擇;除前述的隱形眼鏡,絲襪也是用量驚人的消耗品,若有抽絲破洞,同樣不符公司規定,必須立刻汰換。

這樣算下來,一個月新台幣 1,200 元的化妝補貼只能說是杯水車薪。因為長時間飛行加上機艙空氣乾燥,為求妝容長效持久,勢必得用專櫃化妝品才較有效果(以本人混合性肌膚為例,藥妝店品牌頂多撐兩小時便會徹底脫妝),而為了讓妝容服貼,肌膚的保濕與保養便更加重要,因此保養品的花銷往往超過化妝品。

所以客觀來說,巴西勞動法院的判決不是沒有道理的,男女空服員儘管賺取差不多的薪水,但女性空服員在化妝的時間與金錢支出上確實遠高於男性空服員(當然也有部分男空服員選擇適度上粉底修容,但這並不在航空公司規定中)。

貼身制服 + 高跟鞋 = 專業?

除了化妝,制服與必備的高跟鞋也是飽受空服員吐槽的點。

幾年前,華航前空服員李牧宜曾撰文提到設計師張叔平在 2015 年華航新制服發表會的受訪言論:「⋯⋯如果空服員的制服無法引起乘客遐想,就是設計師的失敗。」她也強烈批評開高衩的性感制服是對女性的嚴重物化。

相比國籍航空以優雅、性感為賣點的貼身設計,中東航空因國情信仰緣故,制服走寬鬆路線,甚至還有專業的制服部門,給每個機組員量身、挑尺碼並建檔,尺碼選擇標準就是比個人尺碼再大一號,以不暴露身材曲線為主,並嚴禁空服員私下修改制服。

我個人喜歡寬鬆制服,不僅工作方便,也不須時時縮小腹或限制自己只能吃三分飽;但也有女同事偏好性感路線,批評中東航空制服是馬鈴薯布袋裝。然而從一件寬鬆過膝、好像遮掩了什麼卻又露出一點什麼的中長裙設計,也能看出中東航空乃至於這個國家在保守信仰與西化開放的思想拉鋸。

說到底,為什麼女性空服員的制服設計總以裙裝為主呢?一如我也想不透高跟鞋與空服員的職業關聯。空服員不若演員或模特兒,必須穿高跟鞋以突顯角色或推銷商品;碰上緊急狀況,空服員還必須丟掉高跟鞋,避免細長尖銳的鞋跟刺破逃生滑梯。

事實上,航空公司也清楚穿著高跟鞋難以負擔機艙工作,因此起飛後按流程規定,空服員還得更換低跟鞋,待降落前再換回來。以實事求是的角度來說,讓女性空服員穿褲子與低跟鞋不是更方便與節省成本嗎?

因為受傷,才暫時擺脫裙裝

記得剛加入台灣的航空時,常聽學姊抱怨公司的高跟鞋設計有問題,非常難穿,不少人因此扭傷腳踝或飽受拇指外翻之苦。等我實際穿上高跟鞋,才發現學姊們沒說謊,確實擠腳又疼痛。

為了不想穿高跟鞋,我仿效其他同事,請醫生開證明,向公司申請穿低跟鞋的許可。如此持續了一年多,「民怨」終於上達天聽,公司總算決定回收舊鞋,另找知名廠商重新製作舒適好穿的高跟鞋。

到了中東航空,相同的情節再度上演。差別在於中東航空給予女性空服員更多選擇,要穿高跟鞋或低跟鞋上班都可以,我樂得直接選低跟鞋,半點不想委屈自己的腳。只可惜直到現在,中東航空都沒有開放女性組員穿褲裝。

但我還是穿過褲裝上班。有一陣子因跌倒、膝蓋受傷,休養了 7 週才復飛,公司的復健師評估我仍須穿戴護膝幾週,但是穿裙子會露出護膝,不符儀容規定,因此我只能向經理申請短期褲裝許可,再自掏腰包花費新台幣 3,200 元跟公司購買兩件長褲,穿了 6 週便束之高閣。

細細想來,空服員這個行業的性別思維其實很僵化,儘管不同國家、不同公司會有不同文化,但在這一行,女性總是多於男性、男同志總是多於直男,就像以褲/裙分隔男女的刻板性別標籤一樣,難以改變。

空服員懷孕了,怎麼辦?

前面談了一些關於女性空服員在職場上可能遭遇的性別歧視,表面上看來中東航空好像比國籍航空自由許多,不過說到懷孕生子,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空服員一旦確認懷孕,必須立刻告知公司,考量到高空壓力環境與粗重工作不適合孕婦,公司會即刻下令停飛。如果是國籍航空,懷孕組員可選擇暫時轉任地勤或留職停薪,也可按政府規定享有產假、薪資、育嬰津貼等福利,小孩 3 歲前還可申請兩年期的育嬰留停,待媽媽充分準備好了再復職上班。

以台灣職場現況來說,大概只有公家機關與航空公司可以不加刁難地同意女性職員申請法定產假與長達兩年的育嬰留停;相比公務員請假還要考量業務交接與主管、同儕問題,空服員的工作屬於排班性質,在這方面可說是毫無心理壓力。

中東航空則不同,因為女性空服員都是「外勞」,自然沒有什麼福利可言,以往女性組員只要懷孕,公司便會強迫離職;到我加入時,公司已經修改規定,給予懷孕組員一年留停(含孕期與產假,不給薪),若想保有工作,一年後便要復職。

又如去年疫情爆發,嚴重影響全球航空業,當時中東航空同樣掀起一波裁員潮,懷孕留停的女性組員就在前期的開鍘名單上。如果女性喜歡空服員這項工作,又有計畫組織家庭、孕育後代,我認為國籍航空會是較好的選擇。

年輕才是王道?青春不再 = 工作不保?

假如你想應徵空服員,可以先搜尋各家航空公司的招募條件。你會發現,航空公司會明確列出學經歷、語言證照分數與視力標準,至於檯面下的資格審查──例如年紀、外貌、身高、體重,這類有歧視嫌疑的指標則不會明說,只會簡單以「雙手上舉可觸及 212 公分高度」或「合乎本公司規定之體格標準」一句帶過。

如今回想起來,當年參與空服面試的女孩們,包括我其實都很了解自己的本錢,又或者亞洲國家對於女性空服員的形象定位已經變成一種約定俗成的職業現象。放眼面試會場,幾乎都是 20 來歲、身材纖細高挑的年輕女子,30 歲以上來參加面試的女性大約是個位數,體型圓潤超過 60 公斤的則是一個也沒有。

或許因為這個原因,我發現不只乘客會評論空服員的身材、年齡與長相,就連女性組員之間多少也存在著比較意味,我就曾聽女同事說出:「XXX 明明長得不漂亮,憑什麼考上 ○○ 航空?面試官瞎了眼嗎?」或是「XXX 怎麼可以放任自己變得這麼胖?身為空服員不懂得身材管理,又胖又醜還敢出來嚇乘客,太不敬業了吧?」聽了這些話,我總會在心裡暗想: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哪!

相比之下,中東航空對於招募者的年齡限制較寬,32 歲以下都還有機會考上,面試官的遴選標準主要以個人特質、語言能力為考量,不像國籍航空有特定的類型偏好(當然摸高還是必要的)。

如果你擁有優秀的英語能力,懷抱著空服夢,卻因為長相不夠有親和力或不符合國籍航空的審美標準,或許可以嘗試報考中東航空。

但是中東航空的合約每 3 年更新一次,公司會看個人表現決定續約與否,碰上天災人禍──像是這次疫情──失業的可能性就很大。即使你兢兢業業,一路表現良好,升至座艙長;然而年紀屆滿 50,中東航空基本上就不會再跟你續約,如果辦公室有缺,或許會把你內調,但更多時候,會找各種原因開除你。

這個國家並不會因為你待久了便讓你獲得公民身份,一旦被公司開除,沒了工作簽證,只能黯然離開、回到家鄉。但這時的你已離開家鄉 20 多年,可能覺得家鄉比中東還要陌生。

我任職中東航空期間,曾聽說有位 47、8 歲保加利亞籍的客艙督導因為只收到一年合約,實在想不開,趁著飛機地停、廚房無人時,下巴夾著玻璃酒瓶,打開機門跳下去。只知道她離婚,還有一個中學兒子要養,跳機當下沒死,送去當地醫院急救。後續如何,我沒有再從其他組員口中聽到。

羊毛出在羊身上

回到最初討論的案例,無可否認,這項判決勢必會引發諸多性別爭議,雖然男性空服員不須化妝,但航空公司同樣對男性組員的儀容有所要求,如理髮、剃鬚等,以此類推,男性空服員是否也能比照辦理,要求公司補貼理髮、刮鬍刀與刮鬍泡沫的費用呢?

況且羊毛出在羊身上,法院雖下了判決,航空公司亦有應對之法,未來說不定會修改規定,同意女性空服員與地勤人員皆可素顏上班,避免支付補貼費用;又或者想盡辦法從別處減少福利,收回成本。

若實在經營不下去,那就倒閉吧!大家都別玩了,反正金字塔頂端的大老闆有錢、有人、有後路,倒楣的通常是基層員工,尤其年紀越大的空服員越不好找工作,若缺乏第二專長,也沒有預先做好投資與退休規劃,生活很容易陷入困境。這是我近年觀察航空業勞資糾紛最深的體悟。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巴西法院判航空公司應補貼女員工「化妝費」!前空姐暢談心酸內幕:若能素顏上班,該有多好?》,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英國維珍航空取消女性「裙裝與化妝」規定!空服員的性平路,從一個個「創舉」說起
從空服員受辱事件,看「凡事以客為尊」的台灣服務業亂象──如果發生在中東航空,機組員會如何回應?

作者簡介:

大齡空姐,畢業於貓大斯語系研究所。離校後第一站不是俄國,而是進了國籍航空成為「機上擺渡人」,觀察機艙內種種人情冷暖、悲歡離合。 離職後以 29 歲大齡考上外商航空,現居中東。 喜歡旅行、美食、文學與創作,曾出版童書與譯作。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