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難待 打工族轉戰鄰近城市

大陸一線城市不好留,隨著各地人才引進和發展政策發力,每年都會有人離開「北上廣深」,奔赴其他城市尋求新機會。據DT財經和聯通數科合作研究顯示,2020年離開北上廣深的打工人中,最偏愛的二三線城市前5名依次是東莞、蘇州、佛山、重慶與天津。關鍵特色是都緊鄰一線城市,顯示接收新人才方面,原有生活圈的距離與經濟溢出效應占有相當大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重慶離四大一線城市位置都不算近,但吸引力卻打破距離「通吃」。在離開上廣深三地的前5大流向城市中,重慶都占據一席,凸顯霧都、辣味和Rap是許多人的家鄉回憶,也是不少人想探索的人生未知。

知道遠在小城市的朋友靠著薪水已買房準備結婚的瞬間,小艾看著螢幕的PPT想著「不想再待在北京了」。在北京奮鬥3年多,從熱情滿滿的應屆畢業生,變成職場疲於奔命的螺絲釘,但存款始終摸不到大城市的房價。這也是大陸無數離開「北上廣深」轉戰其他城市的打工人心聲。

也因此,在離開一線城市、轉赴二三線城市的人才增加,據聯通數科-大數據職住模型表示,透過研究用戶(限定23歲及以上)每日工作時間分布規律來判斷工作地點,並以單月停留天數最多城市判定為工作地。如果停留天數最多的工作地與年初地點不同,就研判已赴新城市工作。

據DT財經報導引述該研究,2020年離開北上廣深,轉赴二三線工作的民眾最偏愛城市前10名依次是東莞、蘇州、佛山、重慶、天津、杭州、鄭州、合肥、長沙與武漢。

意外的是,近年經濟實力突出的杭州、新晉網紅城市長沙,和一直在網路聲量很高的成都都未進入前5名。其中成都甚至未能進入前10行列。

從數據上觀察,從廣州與深圳離開的人,之後新工作城市選擇都大同小異。離開廣州選擇二三線城市的民眾有4成奔向佛山;離開深圳的人也有超過4成選擇東莞。另外離開北京的人最多去了天津,離開上海的人則多數轉往蘇州與杭州奮鬥。

由此可觀察到,地理距離近、生活習慣差異小、第一時間享受一線城市的經濟溢出,是部分二線城市顯而易見的優點。

該研究也顯示,從接收人口的年輕指數來觀察,儘管廈門吸引來自北上廣深的流入人口規模不大,但年輕化程度卻最高,其次是東莞和武漢。

反觀天津和蘇州吸引人口規模突出,但在年輕人口的吸引力就一般。另外接收人口的年輕程度較低二三線城市還有瀋陽、寧波、天津、大連、青島等。當中除了寧波之外,大多是北方城市,從年輕人群去向也側面觀察到大陸南北經濟發展的差距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