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每年推雨水下水道延壽工程 排水更順暢

民國60年完成全市排水分區及抽水站建設後,至今,臺北市已完成716公里的雨水下水道工程,建置完成率達96.69 %,為全國之冠。 北市水利處表示,雨水下水道肩負都市排水的重任,因此水利處每年推動工程,強化雨水下水道工程的結構,今年已完成50個集水區的的箱涵修補工作。

水利處下工科指出,為了確保老舊箱涵的健康情形,水利處每年都辦理年度雨水下水道結構修補預約維護工程(全市)和雨水下水道結構修補工程(各集水分區)等,同時為了使這些都市的老舊血管變年青,推動混凝土壁體弱化剝落改善工作及鋼筋鏽蝕改善工作,至今年已完成了50個集水分區的箱涵修補工作。

雨水下水道就像人體的血管一樣重要,支撐著下大雨時候的城市清洗,北市水利處為完善下水道(老舊箱涵)的排洪使用功能,自民國97年開始,每年進行各集水分區之排水系統縱走調查、TV車檢視工作、測繪調查工作、結構安全檢測等設計工作,多管齊下確保老舊血箱涵的健康情形。

下工科進一步說明,修補雨水下水道比一般地面上的工程更困難,水利處施工團隊們除了要在黑暗的空間工作外,施工時皆以狹小的人孔處進出,最怕的就是通風不良及汛期時突然發生的大雨 ,一旦降雨量大,水位會突然高漲帶來的立即性危險,因此廠商必須提前將箱涵裡面的機具撤離 。在高度不足的空間裡,屈身施工,更是另一種辛勞。

水利處表示,北市在夏秋兩季常常有午後暴雨,但在雨勢趨緩後,各處路面積水情形也隨之消退,這現象不但說明了北市雨水下水道運作正常,也證明雨水下水道保養確實有發揮功能。北市的雨水下水道建設,經過精細、縝密的規劃設計、計算最大流量及最佳水流方向,隨時保持最佳彈性,以便在大雨、颱風來臨時,將洪患傷害減至最低,以維護城市的運行無慮。



更多新聞推薦

中國稱統一後「台灣人年收多2萬」 蘇貞昌:富人、女星一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