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首辦伯公生慶典 祝壽祈福
▲南市長黃偉哲、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與六合境大埔福德祠主委王松濤及客家社團理事長及客家鄉親遵循禮法敬拜伯公,為土地公賀壽。(記者李嘉祥攝)
為展現客家文化特色,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於昨天(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在中西區六合境大埔福德祠首度舉辦「客家伯公生慶典祝壽祈福儀式」,敬備盤花、紅粄等客家特色供品慶祝伯公生日;南市長黃偉哲擔任祝壽儀式主祭,帶領客委會主委古秀妃、六合境大埔福德祠主委王松濤及客家社團理事長及客家鄉親,遵循禮法敬拜伯公,祈求平安順利。
南市客委會邀客家藝文團體「府城真樂軒客家八音樂團」演奏傳統客家八音演奏「掛金牌」樂曲,並邀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大獅兄家族劇團」喜氣Q版伯公人偶演出互動秀,現場熱鬧溫馨。
黃偉哲指出,土地公是台灣人重要信仰,客家人暱稱土地公為「伯公」,伯公信仰是客家社會重要習俗,市府今年首度選在六合境大埔福德祠幫伯公慶生,是因為與客家極有淵源的「大埔」同名,期透過文化傳揚及交流讓大家瞭解土地公傳統民俗文化,未來也會持續規劃各式客家藝文展演活動,提供市民認識客家文化的機會,分享客家語言文化價值。
古秀妃表示,客家婦女會在自家庭院摘花擺成小巧豐圓的盤花,並製作紅粄等供品祭拜,祭祀當天將紅粄分送鄉親,代表歡迎及感謝,稱之為「打粄」;現場吹奏的八音以鑼鼓樂加上嗩吶類吹奏樂器傳統音樂,是客家祭典或節慶不可或缺的元素;為延續慶典祝壽熱鬧氣氛,市府也邀知名兒童偶劇團於十九、廿、廿六及廿七日連續兩週末於東區、永康、東山及關廟等四區,以華、客雙語巡迴演出具啟發意味的偶劇,將客家傳統信仰文化以藝文活動方式帶入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