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第1位正式女性副院長高淑芬 專長過動症、自閉症,投身兒少精神領域希望更早拉孩子一把

對自己嚴厲,待人卻如燒不盡的柴、無窮盡付出,這是許多人眼中的高淑芬,總是用最高標準鞭策自己,轉過身卻是對他人無限包容關懷的「高媽媽」。即使專業成就上已讓許多人難望其項背,高淑芬仍計劃著,如果還能腦袋靈光的活到90歲,餘下的30年光陰要繼續投身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走出白色巨塔,用行動幫助受苦的孩子。

眼明手快,說話、做起事來果敢決斷,如果不認識高淑芬,第一眼會認為她更像是外科醫師,但俯下身子、輕啜一口茶,說起自己的經歷、聊起病人的故事,繃緊的臉部線條瞬間變柔和,眼神和語調就像是永遠放心不下孩子的母親。

推薦高淑芬為《康健》〈2022精神科年度好醫生〉的精神科醫學會指出,國內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專家,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及自閉症之病人學有專精,病人眾多,視病猶親,病人暱稱她「阿姨」,同事稱她作「高媽媽」;不管病人之性別、職業、身份地位、宗教種族等,高淑芬一視同仁,盡心盡力看診,即使在臺大醫院限制看診時間,其經常為了病人而超時看診,非常受到病人與家屬的愛戴。曾獲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20年醫療典範獎。

高淑芬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及自閉症之相關研究基因、神經認知、統計、流行病學、腸內菌體、代謝體學之研究,乃是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在國內外相關獲獎無數,時有國外病人慕名來台找她診療。

鄰居不幸孩子的大姐姐 投身兒少精神疾病其來有自

投身兒少精神科,高淑芬並沒有童年坎坷經歷的投射,相反的,她的童年是快樂、充滿愛的。她有7個兄弟姊妹,其中6人讀到博士學位,父母雖經營小工廠,但父親堅信每一分錢都應該要靠自己勞力賺取,所以不鼓勵孩子從商,也因此家中幾乎每個孩子都很自然地朝學術發展。

父母的單純善良潛移默化影響著她。還記得有一回安全帽不見了,父親安慰她,也許只是有人借走了,過幾天就會還來,後來安全帽當然沒有再出現,但父母的正面和善良,感染高淑芬也有一顆善良、單純的心。

在幸福中長大,高淑芬卻從小就知道,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幸運,有些鄰居的爸爸終年不見人影,只有媽媽辛苦幫傭撐起一個家,所以還沒進小學前,她就常扮演大姊姊的角色,陪其他孩子玩、畫圖、做紙娃娃的衣服等等;求學階段,同學有不能為外人道的身世也會向她傾吐。甚至在外科實習,有些教授脾氣較火爆,手術時她也常被推派出去跟刀,只要有她在,氣氛就能緩和下來。

有一回在精神科實習,一個體型壯碩、破百公斤的躁鬱症女性患者被送來醫院,在急診室咆嘯怒叫,把試管、用品揮落一地,現場的人瑟縮一旁,不知如何是好,這時,一名來自其他醫院、在台大醫院代為訓練的精神科住院醫師指著高淑芬說:「你是實習醫師,你去!」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當時每個人都在看我,我心想,真的要讓她一拳揮過來了。」雖然心裡做好可能被攻擊的準備,她還是鎮定地走向患者,語氣和緩地說:「妳一定有很多事情希望別人可以聽聽妳說,要不要跟我說?我很想聽。」接下來的劇情發展出人意表,這名病人突然眉開眼笑,扯高嗓音說:「真的!」接著竟挽起高淑芬的手,把一干人撇在身後,相偕走進會談室,兩人在裡頭,高淑芬只是靜靜聽她說話,順利化解這場風暴。

曾有人對高淑芬說:「看你什麼都很快樂,這麼樂觀為什麼要走精神科?」「我都會說,對呀,我可以帶給別人樂觀正向,即使陪伴癌症病人,也能感同身受,一起體會生命的意義。」

童年環境影響終生 她投入兒少精神科拉孩子們一把

但也是在精神科訓練時,她發現,很多成人的問題其實源自幼時家庭環境,「可是我好難改變他」,這樣的挫折感讓她經常想:病人今天會來看你,他是受了多久的折磨?假如他的問題能早點被發現、治療,就可以幫忙他,不用受苦那麼久。這影響她後來專精兒少精神科,希望更早一點拉這些孩子一把。

有個大四的女學生因為嚴重焦慮症合併強迫症來找高淑芬,剛開始女學生和同學朋友相處融洽,但是當關係走得愈來愈親近,一股焦慮不安開始襲上、女學生漸漸閃躲同學的邀約,甚至有男孩子追求她,即使她也有好感,仍會迴避、害怕異性,漸漸同學也不再靠近她。

後來發現,原來女學生從小父母離異,在爭吵辱罵的環境中長大,有一次目睹母親因欠錢遭人毆打成傷,都對她造成重重陰影,無法信任他人,甚至出現憂鬱傾向,「其實她可以早點看醫生,或者社會局若能出手幫忙,也許小時候的問題就不會一直持續影響她到現在長大成人。」

雖然偶爾會有深深的無力感,但面對每一個孩子、每個家庭,這位「阿姨」從來沒有放棄過他們,甚至經常打破醫師與病人間無形的距離,傾盡全力幫助他們,沒有止盡。

打破醫病界線、買一送三 傾全力救每個孩子和家庭

鄭同學是高淑芬的學生,也是10幾年的「老病人」,現正攻讀生物醫學資訊博士班,高淑芬是他的共同指導教授之一。說起自己到目前為止,人生的每個重要轉捩點都有這位阿姨在,「沒有阿姨,就沒有現在的我。」

國小成績優異的他在升上國中後一落千丈,經常在父親的打罵聲與母親的哭聲中度日,也曾自我放逐,直到找上高淑芬才知道自己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起初因成績不佳,他原想就讀高職,但高淑芬知道他喜歡飛機,在她的鼓勵下,他順利考取建中並進入航空社。但第一年考大學時,並未如願考上理想科系,父親執意要求他重考,引爆家中劇烈爭執,「直到回診時阿姨分析未來的發展、及最重要的『我自己喜不喜歡這科系,不是為了父母』,才讓我決定重考並順利考取理想科系。」鄭同學青澀害羞地說,相較父親常帶有情緒言語,他更聽「阿姨」的話。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前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葉啟斌24年前在台大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時,就由高淑芬指導,他記得,當時高淑芬有個就讀美國學校的小病人,因為在學校適應不良、經常憂鬱沮喪、課業跟不上,出現拒學症。經過治療才發現,小病人來自跨國家庭,語言和文化認同上都產生混淆,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台灣人還是美國人,進一步抽絲剝繭也才知道,母親因為嫁給外國人,夫妻之間也有問題,就這樣,高淑芬循循善誘,從一個小細節發現更多問題,幫助這個孩子,也幫助這個家,他笑稱簡直是「買一送三」。

高淑芬的身教對葉啟斌帶來巨大衝擊,教科書有條守則是醫師和病人、家屬之間要有距離,必須中立,這是為了治療病人,「但她一直在努力、一直在付出,好像沒有止盡。」 這也影響他後來對待病人的方式,放棄距離、一頭栽入,「這讓我感覺到,這樣做才是我做這行的初心,也因為她是這樣一個充滿溫暖、照亮他人的人,讓我感覺我的熱情有去處,沒有被這些框框架架所限制。」

隻身攜兒女赴美進修3年取得博士學位 開拓兒少精神研究新領域

光有熱忱還不夠,對醫師來說,必須有強大的專業能力才能成為病人最強的後盾,而高淑芬對自我的要求與在研究上不斷的精進、汲取新知,絕對是病人與家屬最有力的支援,「她的強人形象是對她自己。」葉啟斌說。

高淑芬踏進兒少精神科還有一個原因,當時國內做兒少研究的人極少,這塊缺乏資源、不被重視的荒漠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待挖掘,而前方的路愈是艱險茫茫,她愈往此路走,對她來說,從事冷門待開發的醫療領域更有意義。如今,她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及自閉症的相關研究,包括流行病學、神經認知、基因、腦造影、神經生理、腸內菌體、代謝體學等,均與國際並駕齊驅。

(圖片來源 / 高淑芬提供)

過去科學家沒辦法取活腦做實驗,人體脖子以下已經做了很多研究,對腦的了解卻非常有限,這也是吸引高淑芬想探討在精神病患行為表現背後的可能腦機制。現在她已經能透過腦影像輔助評估兒童精神疾病,並證實ADHD和自閉症是腦部疾病,也能藉由腦影像的變化驗證藥物的治療改善效果;同時,初步發現基因和腸道菌叢的豐富度對於兒童精神疾病及他們的行為、認知功能都有關連性。

她笑說,其實自己很享受篳路藍縷、從無到有的摸索、創建過程,而且精神科很有趣的是可以讀很多書,因為人是最多變、最難懂的,腦科學似乎永遠讀不完。35歲那年,她隻身帶著就讀幼兒園的一雙兒女負笈美國耶魯大學進修,僅用3年時間便取得博士學位,那段時間,孩子常陪著她到實驗室,母子3人也常泡在圖書館,兒子累了就席地而睡,女兒則充當小助手,幫忙把期刊一一擺回架上。

雖然日子過得辛苦,卻也很充實,女兒劉廷芳說,隱約知道在美國那段時間母親很辛苦,常常半夜看到媽媽還在工作;但白天看到的媽媽總是笑臉盈盈,送他們上學,一起晚餐、陪他們寫作業、看電視,週末也會出去玩。對高淑芬來說,兒女是她前進的動力,驅使她不間斷的學習,追求自我成就的同時,也未缺席孩子成長的每個重要時刻,讓她的生命更完滿無憾。

旁人眼中「沒自己」 享受工作、樂在助人是其自我價值所在

高淑芬是台大醫院1895年創院以來第一位正式女性副院長,到現在她還是每天工作超過15小時,雖然開始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會抽空跑步、爬山,但為的不是自己,而是懊惱時間總是不夠用、人生太短,「我要活到90歲,我還有超多事情沒做,超多東西還沒學。」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但問她還想學什麼、做什麼?「我收集的大資料庫還有許多論文要繼續寫,一定還是有新的發展我想學,不一定要我親自做,至少我能帶給學生方向,」旁人常說:高媽媽沒倒,我們也不敢馬虎怠慢。就像別人口中永遠有操不完的心的高媽媽,她更記掛的是如果她退休了,這個領域誰來繼承衣缽。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曾說,工作最高境界是:你以為我在玩,其實我在工作;你以為我在工作,其實我在玩。旁人眼中,高淑芬沒有自己,總是在幫別人解決事情,也常有人勸她何須這麼辛苦,把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但或許她並不以此為苦,反而是其熱情、快樂之所在。別人眼中的「愛自己」也許是懂得打點自己,但助人、燃燒自己到最後一刻,才是高淑芬找到生命價值所在的自我。

【小檔案】

1962年生,台大醫院副院長。耶魯哲學博士、台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曾擔任國際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副理事長。專長為精神科、自閉症及過動症之神經認知、影像、腸內菌、基因學。喜愛書畫、爬山、攝影、大自然。

更多《康健》年度好醫生精彩內容,點此查看

延伸閱讀:

焦慮症症狀分8型,焦慮症發作4招改善,治療法一次看

近1/3兒童有心理健康問題!父母的陪伴、傾聽很重要

兒併有自閉、過動、焦慮、妥瑞 她牽孩子的手下跪道歉:沒有孩子生來就想被討厭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