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清單 紅綠各取所需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上周五立法院爆發「史上最血腥」混戰當晚,蘇貞昌在臉書上傳精心製作的施政報告影片,悉數自己從政生涯與就任閣揆2年來的政績,還特意放大突出被《人民日報》列為「台獨清單分子」。

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深陷萊豬、中天關台以及前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不當言行爭議中,儘管近期民調顯示聲望大跌,蘇貞昌本人卻把官位坐得更穩,似乎還更加理直氣壯地延續「霸道」的執政風格。這一切都是「台獨清單」的助攻效應嗎?

從綠營政治角度看,蘇貞昌繼續留在閣揆之位,是各派力量「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結果。不少分析指出,閣揆向來都是藍綠政治的「消耗品」,目前蔡英文面臨的壓力愈大、衝突愈多,「蔡蘇體制」的實用性反而愈強。

比較傳言中的閣揆人選,都很難願在現階段接過這個燙手山芋。再加上蘇系人馬不算雄厚,各大派系亦不會將其視為主要威脅。剛好此時大陸點名蘇貞昌為「台獨首犯」,民進黨內主要派系於是將計就計,順勢讓蘇貞昌將內外政治壓力「一肩扛」,把實質損失降至最低。

然而,從蘇貞昌個人角度看,為了2024年總統大選「搏一把」不無可能。最近上傳的施政報告影片也透出蘇謀求更進一步的「小心機」。其一,蘇貞昌誇耀任內口罩管制、防堵豬瘟等政策激怒大陸、招致中共反擊,但宗旨是維護台灣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再聯繫到自己資深的民主運動史,既合理化了反中政策言行,又把個人地位抬高到黨內無人能敵。其二,蘇貞昌刻意強調台美關係升溫歸功於「蔡總統領導」,這一招看似「尊蔡」,實則把大陸最敏感、最在意的「挾美謀獨」的責任甩給蔡本人。

面對蘇貞昌愈做愈穩、「蔡蘇體制」暫未動搖的結局,大陸會認為「台獨清單」操作失敗或不如預期嗎?恐怕不會。

首先,國台辦發言人側面證實「清單」確有其事,意味著該項政策已經納入北京對台議程,但未必會如想像般公布具體名單,而是可能先以立法、修法方式設定法律架構。故今後大陸全國人大的涉台動向才是觀察重點。至於「清單」究竟對準哪一個人,短期內會取得什麼效果,恐怕並非北京目前的關注重心。

其次,大陸推出「台獨清單」的用意,仍是訴諸內部民意,台灣主流民意還是支持兩岸和平交流,台獨民意高漲只是少數政客操作裹挾、少數台獨金主支持的結果。換言之,大陸此舉意在維護長期堅持的和平發展、和平統一的兩岸論述。這也是為什麼,陸委會雖提出不排除「對等反制」,但也沒有先發制人,而是見步行步的原因。

畢竟中美關係的緩和勢必給台海情勢降溫,兩岸執政者都把疫後經濟復甦列為首要工作,所以現階段「台獨清單」對紅綠而言,只屬於內部操作、各取所需的狀態。(作者為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