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好默契 潘罡、于國華出書談美

同為作者、學者身分的潘罡(右)、于國華分別從理論與生活談美。(李怡芸攝)
同為作者、學者身分的潘罡(右)、于國華分別從理論與生活談美。(李怡芸攝)

台灣是否已慢慢變美?兩位資深媒體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同窗,潘罡與于國華不約而同出書談美,前者以理性的論述討論審美經驗與追求,後者以感性的探訪分享美的實踐,其實就在日常生活中。

為何是談「審美」而非「美學」?潘罡指出,過去談文創常被汙名化,認為文創不是藝術品而被視為二等藝術,他指出:「所謂審美應是帶來圓滿、超越及感動的,即便是看到老夫婦在陽光灑落的日子牽著手,同樣可以說是美。」反觀一些觀念藝術,把排洩物放在罐子裡展示,並不會帶來圓滿、超越感。他在《新審美經濟》中便試圖釐清「審美」應是內在感觀的圓滿追求,是創造性的欣賞。

于國華指出,人類學家費孝通所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16字箴言讓自己深受啟發,每個人應是把自己的美發揚出來,也欣賞別人的美,且「美在意象」即是主觀地透過創造性的想像,與自己的生命對應而產生價值,他認為審美像珍珠,在主體之外不斷用自己的「意」去包裹、互動而圓滿。

于國華引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話指出,「編舞像是我在森林這一頭,聽到森林那一頭有鼓聲,於是我走進森林直到森林那一頭,雖然沒有找到鼓聲,但我的舞編完了。」他也在《學美之旅》中透過每個實踐者的過程,看到美。

兩位作者都分享指出:「你的美你說了算」,每個人都有權利找到超越與感動的事物,並讓它成為生命中的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