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變大學推手

工商時報【林佳誼】 ■柬埔寨的吳哥窟不僅每年為該國帶來可觀的旅遊收益,如今還成為該國發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推手。 ■A generation of students who would otherwise have had little hope to study beyond high school are enduring grueling schedules to get a degree and pursue their dreams. 曾經埋沒在荒煙蔓草之間的柬埔寨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寺廟建築。裡頭一間間數之不盡的廟宇,不僅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慕名前來,現在還催生出一間間的大學教室。 現年31歲的吳哥窟導遊索夫安(Hem Sophoan),正在每天帶團解說的工作之餘,同時攻讀他的第2個碩士學位。他說:「我從來沒有想像過自己可以唸大學。對於年輕人而言,這裡有太多的改變與機會了。」 勞動品質可望提升 柬埔寨至今仍是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整個社會也還生活在紅色高棉共黨統治的殘餘影響中。然而吳哥窟鄰近城市暹粒(Siem Reap)如今卻有5所私立大學林立,並發揮著協助提升、轉變該國勞動力品質的作用。 儘管這5所大學的學生在柬埔寨人口中僅佔非常小的一部分,但其所代表的意義一點也不小。因為過去柬埔寨絕大多數學童都覺得若能唸完高中就不錯了,而現在他們開始認為自己也可以進一步深造,追求當個專業人士的夢想。 正在夜間部主修法律的26歲導遊波林(Khim Borin)便說,他想要當個律師。 波林來自一個極度貧窮的家庭,以前他當過酒保、按摩師,也曾負責在旅館安裝空調。這些經歷讓他能夠珍惜唸書的機會,因此儘管旅遊旺季時他常因整天在烈日高溫下活動,導致晚上上課時累得打瞌睡,但他都會要求同學務必要叫醒他。 暹粒5所大學目前總學生人數已超過1萬。與世上多數大學不同的是,這幾所學校在白天時校園裡常只有小貓兩三隻,一到晚上卻會變得人聲鼎沸,四處都是學生們趕來上課的摩托車引擎聲。 校方表示,此處大學生有高達8-9成的人,都擁有全職工作。因此學校還必須配合當地旅遊業的經營生態,來安排調整課表,堪稱世所罕見。 2006年才成立的東南亞大學的行政副校長邦泰(Rous Bunthy)指出,這些年輕學生到吳哥之後,會先設法找到工作,再開始進入大學唸書。他們多半必須自行負擔每年400美元左右的學費,部分學生或許有父母幫忙補貼,但也不過是每月10美元左右之數。 青年變得勇敢逐夢 暹粒龍頭學校、建光大學暹粒分校的行政副校長邦楔(That Bunsay)也說,經濟是學生們的最大問題。他們必須先籌到學費,才能來唸書。 此外,暹粒當地大學全為私立,為了求生存,招收學生時重量不重質,致使教學品質與學生表現等方面,問題常層出不窮。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儘管在這裡推動高等教育還有不少障礙,但成果卻已經開始浮現。 29歲的暹粒餐飲業經理斯瑞羅施(Chan Sreyroth)便指出,她負責管理的約250名雇員中,大學畢業生非常與眾不同。她說:「不同之處就在於他們會作夢。在讀過書後,他們變得不再害怕,而會想要成為某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