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法學、漢學、生技醫藥、永續發展8得主 9月抵台開講

2018年第三屆「唐獎」頒獎典禮將在9月21日於國父紀念館舉行。今年由知名法律哲學家約瑟夫•拉茲(Joseph Raz)獲「法治獎」;中國古詩文翻譯大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和日本漢學家斯波義信2人共獲「漢學獎」;癌症標靶治療專家東尼•杭特(Tony Hunter) 、布萊恩•德魯克爾(Brian J. Druker)、約翰•曼德森(John Mendelsohn)3人同獲「生技醫藥獎」;美國科學家詹姆斯‧漢森(James Hansen)、印度科學家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Veerabhadran Ramanathan)2人得「永續發展獎」;以上得主將來台參加頒獎典禮,並發表演講。

由企業家尹衍樑效法諾貝爾獎精神捐助成立的「唐獎」,每2年頒發1次,共設置「法治」、「漢學」、「生技醫藥」、「永續發展」四大獎項,每個獎項獎金新台幣4000萬元,以及研究補助1000萬元。

深究法治本質 約瑟夫•拉茲獲頒法治獎

法治獎由79歲的國際知名法律哲學家約瑟夫•拉茲獲得。拉茲生於巴勒斯坦託管地(今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領土),專長領域為法律、道德與政治哲學。拉茲曾任教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近42年之久,現執教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與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為當代法律哲學家之翹楚,其所撰寫的《法律的權威》(The Authority of Law)、《自由的道德》(The Morality of Freedom)、《實踐推理與規範》(Practical Reason and Norms)等十餘專著,皆為法理學上極具代表性的著作。

20180621-唐獎第3屆「法治獎」得主21日揭曉,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講座教授約瑟夫.拉茲(Joseph Raz)獲得。(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20180621-唐獎第3屆「法治獎」得主21日揭曉,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講座教授約瑟夫.拉茲(Joseph Raz)獲得。(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唐獎「法治獎」得主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講座教授約瑟夫.拉茲。(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熱愛唐詩、宋史 美、日學者獲漢學獎

1946年出生於美國的宇文所安,14歲時在圖書館裡意外翻閱中國文學詩集。當他閱讀到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蘇小小墓》中「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一句時,不禁深深為其所吸引,從此開啟了他通往中國詩作研究的道路。

宇文所安在1972年以論文《韓愈與孟郊的詩》獲得文學博士學位,而後任職於耶魯大學。1992年起,宇文所安擔任哈佛大學的中國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並陸續出版《盛唐詩》、《晚唐詩》、《迷樓:詩與慾望的迷宮》等多部專著,且於2015年獨力完成6卷杜甫詩集的英譯,是中國詩集翻譯的一大里程碑。

「我初學中國文言文,是19歲在耶魯的時候。當時正逢冷戰,美國連學習現代漢語的人都非常少。」學習過程中,宇文所安和大部分外國人一樣,困惑於漢語無邊無際的深度,以及不易掌握規律的中國文字。但痛苦過程反激起他更堅定學習意志,他說:「了解那些藏在字背後的意思,需要投入一輩子精力和智慧。」如今,他不但講得一口流利中文,也寫得一手漂亮正體字。

20180620-唐獎第3屆「漢學獎」得主20日揭曉,由日本學者斯波義信、美國學者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共享。圖為宇文所安。(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20180620-唐獎第3屆「漢學獎」得主20日揭曉,由日本學者斯波義信、美國學者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共享。圖為宇文所安。(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唐獎「漢學獎」得主之一,美國學者宇文所安。(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另一位漢學獎得主為日本著名漢學家、中國史專家斯波義信,也是日本漢學界「東京文獻學派」代表人物之一。1930年生於東京的斯波義信,在1953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系,於1962年取得東大博士學位,並在1969年進入大阪大學任職。

而後,斯波義信持續在東大東洋文化研究所與國際基督教大學授課,更於2001年起接受東洋文庫理事長一職,致力將漢學研究普及至大眾。目前,身為大阪大學名譽教授及東洋文庫長的他,持續為中國經濟史與東洋文化的重要推手。

斯波義信的著作雖不多,但每本書皆是多年來嘔心瀝血的成果。斯波義信習慣融會貫通後,統整出嶄新的見解,建構出自己一套知識體系,試圖以淺白易懂文字寫出,讓普羅大眾得以一觀。另外,他的著作也多具獨特的開創性,例如:早年《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一書,已成為西方諸多大學的宋代史必備教材。他在秉持日本嚴謹的傳統方法外,又借鑒西方有關社會經濟史的研究理論,這種並用中西理論的研究方法,使其開創出許多全新的觀點。

20180620-唐獎第3屆「漢學獎」得主20日揭曉,由日本學者斯波義信、美國學者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共享。圖為斯波義信。(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20180620-唐獎第3屆「漢學獎」得主20日揭曉,由日本學者斯波義信、美國學者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共享。圖為斯波義信。(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唐獎「漢學獎」得主之一,日本學者斯波義信。(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開啟癌症標靶治療時代 3人獲生技醫藥獎

杭特博士於1979年發現酪胺酸可以被磷酸化,酪胺酸激脢扮演控制細胞生長方向的關鍵角色,當它失常時,有可能造成細胞不斷生長,形成惡性腫瘤,世人因其發現而對調控細胞活動有了全新的認知。

20180619-2018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由三位美國知名學者共同獲得,表彰其發現蛋白質酪胺酸之磷酸化,並發現酪胺酸激酶為致癌基因,促成標靶治療在臨床上的成功應用。東尼•杭特(Tony Hunter)博士(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20180619-2018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由三位美國知名學者共同獲得,表彰其發現蛋白質酪胺酸之磷酸化,並發現酪胺酸激酶為致癌基因,促成標靶治療在臨床上的成功應用。東尼•杭特(Tony Hunter)博士(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唐獎「生技醫藥獎」,由3位美國學者共同獲得,他們促成癌症標靶治療在臨床上成功應用。圖為得主之一東尼•杭特博士。(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德魯克爾博士承襲杭特的研究成果,研發出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標靶藥物。德魯克爾的研究使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10年存活率從5成提高至9成,「基利克Gleevec®」成為TKI標靶治療的先驅,更被國際喻為「抗癌的神奇子彈」。德魯克爾的貢獻為標靶治療的時代吹響了號角,各種標靶治療至今仍不斷推陳出新。

20180619-2018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由三位美國知名學者共同獲得,表彰其發現蛋白質酪胺酸之磷酸化,並發現酪胺酸激酶為致癌基因,促成標靶治療在臨床上的成功應用。布萊恩•德魯克爾(Brian J. Druker)博士(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20180619-2018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由三位美國知名學者共同獲得,表彰其發現蛋白質酪胺酸之磷酸化,並發現酪胺酸激酶為致癌基因,促成標靶治療在臨床上的成功應用。布萊恩•德魯克爾(Brian J. Druker)博士(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之一,布萊恩•德魯克爾博士。(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曼德森博士亦承襲杭特的基礎研究成果,但走上一條與德魯克爾不同的道路。他與他的研究夥伴採取在當時前所未見的策略對抗癌症:開發抗體以阻擋暴露於細胞外側的受體部位。 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是受體酪胺酸激酶的原型,位於細胞表面,是驅動細胞生長的主要引擎,當時他提議用抗體去阻擋EGFR,便有可能阻止癌細胞大量生長。曼德森博士是第一個利用抗體去抑制酪胺酸激酶活性的標靶治療方法,激勵了許多人跟進。

20180619-2018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由三位美國知名學者共同獲得,表彰其發現蛋白質酪胺酸之磷酸化,並發現酪胺酸激酶為致癌基因,促成標靶治療在臨床上的成功應用。約翰•曼德森(John Mendelsohn)博士(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20180619-2018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由三位美國知名學者共同獲得,表彰其發現蛋白質酪胺酸之磷酸化,並發現酪胺酸激酶為致癌基因,促成標靶治療在臨床上的成功應用。約翰•曼德森(John Mendelsohn)博士(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之一,約翰•曼德森博士。(取自唐獎官方網站)

行動阻止全球暖化 2傑榮膺永續發展獎

永續發展獎由首位研究證實「全球暖化」重要環保議題的美國科學家詹姆斯‧漢森,以及世界上首位證明氟氯碳化物為溫室氣體的印度科學家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獲得。

1941年出生於美國的漢森博士曾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服務46年,不僅為知名的全球暖化專家,也被認為是最有「衝撞力」的一位。他致力於許多社會活動,例如:於美國國會作證公開指出全球暖化現象確實存在、寫信給歐巴馬闡述全球暖化形式、為支持保衛煤河山環保運動而發表《關於煤河山的聲明》,只為提升全球暖化議題的意識。

作為全球暖化議題的先驅者,漢森不僅僅是提出全球暖化的議題,也進而在這方面做出各項研究。例如整理出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應減低至350ppm,以及分析出全球溫度變化超出了自然變化範圍。他以科學的數據,明確指出人類活動與全球暖化之間的因果。

唐獎第三屆永續發展獎得主詹姆士•漢森(James E. Hansen),表彰其在氣候變遷的開創貢獻。(財團法人唐獎教育基金會提供)
唐獎第三屆永續發展獎得主詹姆士•漢森(James E. Hansen),表彰其在氣候變遷的開創貢獻。(財團法人唐獎教育基金會提供)

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詹姆士•漢森。(唐獎教育基金會提供)

1944年出生於印度的拉馬納森博士與漢森共同榮獲永續發展獎。拉馬納森博士除了提出「非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主要包含甲烷、一氧化二氮及對流層臭氧等,也在1987年限制氟氯碳化物的《蒙特婁議定書》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拉馬納森除了對於全球暖化展現絕佳的研究洞察力外,私底下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暖男」,他在得知榮獲唐獎時,仍不忘感謝結褵數十年的愛妻。他說在他的研究工作領域,太太是重要精神支柱,若不是妻子全力支持,絕對不可能獲得唐獎這項殊榮,「我這說法毫不誇張」。

第三屆唐獎得主9月22日將來台參加頒獎典禮,並發表演講。(推薦閱讀:第3屆唐獎》法哲學大師拉茲獲法治獎 「純粹的學者」為唐獎開創新方向

唐獎第三屆永續發展獎得主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表彰其在氣候變遷的開創貢獻。(財團法人唐獎教育基金會提供)
唐獎第三屆永續發展獎得主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表彰其在氣候變遷的開創貢獻。(財團法人唐獎教育基金會提供)

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之一,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唐獎教育基金會提供)

 

相關報導
挽救學術清譽?中研院切割唐獎退出評選,退回潤泰千萬捐款
「東方諾貝爾」唐獎永續發展獎 2氣候變遷學者共享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