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詩意畫》之「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陳逢顯,毫芒藝術家,以創作米雕、微型書等微型作品聞名;陳逢顯毫芒雕刻館館長。
陳逢顯,毫芒藝術家,以創作米雕、微型書等微型作品聞名;陳逢顯毫芒雕刻館館長。

▲陳逢顯,毫芒藝術家,以創作米雕、微型書等微型作品聞名;陳逢顯毫芒雕刻館館長。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出自唐朝詩人李紳《憫農二首》組詩的第一首,是揭露社會不平、同情農民疾苦的詩,反映當時的現實問題。組詩不僅在民間廣泛流傳,在文學史上亦有一定影響,入選大陸小學教科書。


詩作背景

根據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和《舊唐書·呂渭傳》等書的記載,大致可推定這組詩為李紳于唐德宗貞元十五年(七九九年)所作。《憫農二首》組詩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全詩風格簡樸厚重,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並運用了虛實結合與對比手法,增強了詩的表現力。

作者李紳(七七二年至八四六年),唐朝宰相、詩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生於烏程縣(今浙江湖州市)。六歲時喪父,隨母親遷居潤州無錫(今屬江蘇)。三十五歲時中進士,補國子助教。後歷任中書侍郎、御史中丞、戶部侍郎等職。開成五年(八卌年)任淮南節度使,後入京拜相,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繼又晉升為尚書右僕射門下侍郎,封趙國公。居相位四年。會昌六年(八四六年)在揚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贈太尉,諡號「文肅」。李紳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與李德裕、元稹並稱「三俊」。


詩詞原文

《憫農二首》李紳

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逐句釋義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穫很多的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的)農民仍然要餓死。


作品賞析

這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纍纍的景象,揭露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全詩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誦,廣為流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的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是說,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土地,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呢,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四海:指全國。古人認為中國四面被海環繞,合稱四海。詩中「猶餓死」三字極為深刻地揭露了社會不平的現實,表達了作者對農民真摯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