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詩意畫》之「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圖片來源:《學生古詩詞經典讀本(1—3年級)》,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1月第1版。
圖片來源:《學生古詩詞經典讀本(1—3年級)》,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1月第1版。

▲圖片來源:《學生古詩詞經典讀本(1—3年級)》,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1月第1版。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出自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七言絕句《贈花卿》。約作于唐上元二年(七六一年)。花卿:即花敬定,成都尹崔光遠的部將,曾平定段子璋之亂。卿:當時對地位、年輩較低的人一種客氣的稱呼。

詩作背景

這首詩字面上明白如話,但對它的主旨,歷來注家頗多異議。有人認為它只是讚美樂曲,並無弦外之音。而楊慎《升庵詩話》卻說:「花卿在蜀頗僭用天子禮樂,子美作此譏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詩人之旨。」沈德潛《說詩晬語》也說:「詩貴牽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竊,則想新曲于天上。」楊、沈之說是較為可取的。

詩詞原文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逐句釋義

錦官城裡奏起管弦音樂,輕柔悠揚整日響個不停。音樂聲一半散入江風中,一半飛入雲層里。

這樣的曲子應是天宮(暗示皇宮)才有的,人間哪裡能夠聽得到幾次呢?


作品賞析

這首七言絕句,字面上明白如話,但對它的主旨,歷來詩評家頗多異議。有人認為它只是讚美樂曲,並無弦外之音;有人則認為它表面上看是在讚美樂曲,實際上卻含諷刺,勸誡的意味。

這首詩是為贈送花敬定而作,從字面上看,這儼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樂曲讚美詩。全詩四句,前兩句對樂曲作具體形象的描繪,是實寫;後兩句以天上的仙樂相夸,是遐想。因實而虛,虛實相生,將樂曲的美妙讚譽到了極度。此詩有動有靜,婉轉含蓄,耐人尋味。

首句「錦城絲管日紛紛」,「紛紛」本意是既多而亂的樣子,通常是用來形容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事物的,這裡卻用來比狀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的樂曲,這就從人的聽覺和視覺的通感上,化無形為有形,極其準確、形象地描繪出弦管那種輕悠、柔靡,雜錯而又和諧的音樂效果。

第二句「半入江風半入雲」也是採用同樣的寫法:那悠揚動聽的樂曲,從花卿家飛出,隨風蕩漾在錦江上,冉冉飄入藍天白雲間。「入江風」是說曲調和音樂無比清朗,「入雲」是說它的曲調、音調非常的高。同時「半入江風半入雲這個比喻,仿佛讓人感到當時在整個成都的上空都繚繞著花敬定家裡邊的樂曲。

樂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歎說「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天上的仙樂,人間當然難得一聞。然而這僅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長的。這可以從「天上」和「人間」兩詞看出端倪。「天上」,實際上指天子所居皇宮;「人間」,指皇宮之外。這是封建社會常用的雙關語。說樂曲屬於「天上」,且加「只應」一詞限定,既然是「只應天上有」,那麼,「人間」當然就不應「得聞」。不應「得聞」而竟然「得聞」,不僅「幾回聞」,而且「日紛紛」,於是,作者的諷刺之旨就從這種矛盾的對立中,既含蓄婉轉又確切有力地顯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