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詩意畫》之「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王愷,台灣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作品。
王愷,台灣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作品。

▲王愷,台灣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作品。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出自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相思》,詩題又作《相思子》、《江上贈李龜年》。「相思」不限於男女情愛範圍,朋友之間也有相思的。此詩中抒寫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緒。


詩作背景

唐代絕句名篇經樂工譜曲而廣為流傳者為數甚多。這首《相思》就是梨園弟子愛唱的歌詞之一。據《雲溪友議》載:安史之亂時,唐宮樂師李龜年流落江南。一次于湘中採訪使筵上唱這首詩,滿座遙望玄宗所在的蜀中,潸然淚下。據此推斷,此詩可能為天寶年間所作。

作者王維(約七○一至七六一或七六八年),開元進士、唐朝詩人、畫家、兼通音樂。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偽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中年後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世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為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具有獨特成就。


詩詞原文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逐句釋義

紅豆生長在南方的土地上,每逢春天又不知長出了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採集,因為它最能寄託相思之情。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是眷懷友人之作。全詩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

首句因物起興,語極單純,而又富于形象;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託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後一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全詩情調優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可謂絕句的上乘佳品。

紅豆:又稱相思子,豆科相思子屬的一種植物,產于廣東、廣西、雲南和臺灣。冬春結實如豌豆而微扁,色鮮紅如珊瑚。這一詩句和傳說里的「相思豆」並不一定就是相思子。中國南方類似的植物有赤豆、相思子和海紅豆,都能結出明豔亮紅的種子。具體是其中的哪一種,還有待考證。

紅豆與相思聯繫在一起,則是來源於一個愛情故事。相傳漢代閩越國有一男子被強征戍邊,其妻終日望歸。後同去者歸,惟其夫未返,妻念更切,終日立於村前道口樹下,朝盼暮望,哭斷柔腸,泣血而死。樹上忽結莢果,其籽半紅半黑,晶瑩鮮豔,人們視為貞妻摯婦的血淚凝成,稱為「紅豆」,又叫「相思子」。南方人常用以鑲嵌飾物。詩中「南國」(南方)既是紅豆產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

「紅豆生南國」起興,暗示後文的相思之情。次句「春來發幾枝」輕聲一問,承得自然,寄語設問的口吻顯得分外親切。然而單問紅豆春來發幾枝,是意味深長的,這是選擇富于情味的事物來寄託情思。這裏的紅豆是赤誠友愛的一種象徵。這樣寫來,便覺語近情遙,令人神遠。

第三句「願君多採擷」緊接著寄意對方「多採擷」紅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採擷植物來寄託懷思的情緒,是古典詩歌中常見手法。「願君多採擷」似乎是說「看見紅豆,就想起我吧」,暗示遠方的友人珍重友誼,語言懇摯動人。這裡只用相思囑人,而自己的相思則見於言外。用這種方式透露情懷,婉曲動人,語意高妙。

末句「此物最相思」點題,「相思」與首句「紅豆」呼應,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關合相思之情,有雙關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像說只有這紅豆才最惹人喜愛,最叫人忘不了呢。這是補充解釋何以「願君多採擷」的理由。而讀者從話中可以體味到更多的東西。詩人真正不能忘懷的,不言自明。一個「最」的高級副詞,意味極深長,更增加了雙關語中的含蘊。

隨著《唐詩三百首》流布的廣遠,影響之深刻,這首《相思》一直傳誦至今,幾近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