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時制宜 隨節氣調養生息

工商時報【陳雅潔】 中國人的古老智慧歷經千年淬煉,展現於諸多面向,包括中醫、命理、曆法節氣等,連西方人都為之折服;巧妙的是,這些看似互不相同的領域,其中多半更可相互融會貫通。藏雲會館負責人李咸陽就是在研究命理的過程中,也悟出自己的養生之道,甚至藉由節氣的原理,告訴大家如何隨著季節變化調養生息、長保健康。 李咸陽其實才40歲出頭,學的是企業管理,鑽研命理是因家傳三代的淵源。雖然在命理界還算是年輕一輩,卻是國內某大家族的御用命理顧問,也深獲許多企業界名人倚賴。平日除了命理諮詢的工作,演講邀約頻繁,周末更是得到處奔波看風水;加上他也有自己的事業,包括投資經營新型態社群網站「I-Want」,還不時有新書出版計畫,生活忙碌緊湊的程度可想而知。 穩定情緒 心情平和少生氣 雖然如此,高大英挺的李咸陽卻總是精神奕奕,說起話來不急不徐,也鮮少聽說他掛病號。問他如何有什麼維持體能的祕方,他說,他飲食並不忌口,也沒有特別的養生方法,不過他很少生氣;而維持心情平和,就是健康最重要的關鍵之一。 維持心情平和說來容易,但對生活節奏快速、壓力高度集中的現代人來說,要做到真的很難。李咸陽說,五臟六腑的運作,最終就是表現在情緒,情緒好不好,當然也會反應在身體狀況上。因此維持情緒穩定,對身體也會有正面的助益。然而經營企業、管理員工,總有波折與挑戰,情緒很難不受影響,他說,每個人天生性格不同,面對狀況的反應和處理方式也不同,重點就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出口」。 調養體質 針對弱點作預防 李咸陽現在能維持頗佳的健康狀況,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弱點,從關鍵處預防疾病。他說,自己小時候因為聲音洪亮,還是班上演講比賽的代表,但其實他從小呼吸道就不好,如果感冒,總是咳嗽最難治癒。後來是在25、26歲時,一次大病加上一次調養的經驗,讓他體質徹底改變。 說是大病,一開始也只是比較麻煩的盲腸炎手術,雖然不到腹膜炎的程度,但體內感染的問題,造成手術傷口始終無法癒合。後來為了徹底找出感染源,醫生建議他進行斷食治療,他連續兩個星期的時間除了喝水、打點滴,什麼也不吃,最後總算找出問題所在。 病癒不久後他聽從長輩建議,每天早晚空腹時,喝一杯以250c.c.的開水加入2、3片人參泡成的參茶,連續喝兩周、停一周,再喝兩周,如此進行1個月後,他不但覺得體力恢復,從此也不再為疾病所苦。 李咸陽認為,從命理的觀點來看,這是度過一劫;若是從生理的角度,藉由斷食讓他也清空了體內毒素。加上適當的調養,體質變好了,抵抗力自然也隨之提升。另外,針對自己呼吸道較弱,卻因工作上的需要常常要說很多話,他也開始注重喉嚨、肺部的保養。除了說話儘量輕緩,偶爾也會補充些營養品。若連續一段時間須熬夜,他感覺體能狀況下降,就會吃一些靈芝,後來則改為吃樟芝。不過只要見效就停。雖然他的觀念是「寧可吃補也不要吃藥」,但也不會長時間倚賴這些所謂的補品。 節氣養生 隨季節調整飲食 此外,李咸陽在過去兩年與氣象先生彭啟明、旅遊達人洪震宇合作出版了《樂活國民曆》,他所負責的內容,除了一般農民曆的宜忌提醒之外,也從古人依節氣運作的觀點,提供大家因時制宜的養生建議。像是從11月初「立冬」開始,經歷「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以至於「大寒」結束這為期3個月的冬季中,因為是一年裡陰氣極盛陽氣潛伏的時節,反映在人體上的狀況就是新陳代謝與行動的反應時間趨緩。 李咸陽說,根據古書的建議,這段期間最適合的睡眠形態是早睡晚起,以利避寒就溫,最好是陽光露臉之後再起床;在飲食上則以高熱量與溫熱性的食物,溫暖脾胃。平時可以藉由牛奶或豆類製品補充鈣質,提升身體的禦寒能力。 至於即將來臨的2014年,卦象上屬「乾為天」,加上天干地支是屬甲午年,代表孤寒、秋意,冬天也會較冷,他也提醒讀者,應該多留意預防支氣管、呼吸道的相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