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富卻不敢消費,中國GDP年增8.1%背後的難題

中國經濟2021年增長8.1%,但消費對其中的貢獻奇低。這個居民儲蓄率名列世界第一的經濟體,「地表最富」的人們卻變得不敢花錢。除了疫情逼使內需縮手,還有大環境的不確定性。中國政府2022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振消費,但有難點。<\/b><\/p>

2021年經濟成長率8.1%,中國國家統計局於1月中旬公布了2021年經濟發展的成績單,看似增長強勁,其實略低於原先預期。

從時間軸上看,2021年第一、二、三、四季度GDP的同比增長分別為18.3%、7.9%、4.9%、4%,更呈現「由高到低」的走勢。尤其2021年第四季度4%的GDP成長率,竟是自1993年以來季度增速的第三低。

值得注意的是,2020與2021兩年的平均增長為5.1%,「若是中國以前『保6』的想法,其實這略低於它們的預期了,」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產業解析師劉巧玉形容。



劉巧玉指出,儘管整體經濟政策走向寬鬆以支援2022年經濟,但房地產市場去槓桿化的措施,仍使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這也是為何2021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展望2022年經濟以「穩字當頭」。

檢視組成GDP最重要的經濟數據中,2021年外貿表現最佳,投資成長趨緩,而內需消費不振。

2021全年中國大陸貿易進出口總值達6.05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在12月的貿易順差有近一半來自美國,中美貿易順差持續擴大。外貿的年成長率為30%,對年底經濟有「托底」作用。

在投資領域,固定資產投資持續放緩,1~12月固定資產投資達5450萬人民幣,年增4.9%,較1~11月年增率下滑了0.3%,房地產和基礎建設投資持續低迷。

專家分析,影響2021中國GDP的四大投資現象:

現象1:固定資產投資全年成長低於預期。
現象2:基礎建設成長速度持續下滑。
現象3:製造業投資,在投資活動中表現最好。
現象4:房地產由上半年的拉動因素,變為下半年的拖累因素。

最令人意外的,是消費持續不振。2021年12月中國內需消費及零售年增僅1.7%,較前期回落2.2%,成長率從年初3月的34.2%一路「回不去了」地向下墜。



儘管2021年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4%,遠高於貨物和服務出口的20.9%,以及資本形成總額的13.7%,足見「三駕馬車」中消費的地位。但從過去兩年消費的平均成長率3.9%來看,增長卻是落後於兩年平均經濟成長率5.1%。

兩個數據一對比,無疑佐證了老百姓不敢花錢的內心想法,消費的疲軟、需求的收縮可見一斑。

就連最大的購物狂歡節「雙11」活動中,阿里巴巴天貓淘寶總成交金額為5403億人民幣,年成長8.5%,但增速較前一年26%明顯趨緩,這也是光棍節舉行以來,增幅首次僅有個位數增長。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消費、出口、投資都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而今消費這匹馬跑得慢了,當然會給另外兩匹馬帶來更多的壓力,」中國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的一篇文章分析道。

劉巧玉則認為,受到新冠疫情再度出現多點散發、頻發,為求「清零」的抗疫政策,是內需消費呈現疲弱的主要原因。

因為疫情,經濟受衝擊,導致就業萎縮、收入減少,使得民眾不敢亂花錢、不捨得花錢。然而,若是民間消費持續低迷,就會導致需求難以恢復,進而反過來導致產業蕭條、就業情勢進一步走弱,再使收入進一步減少,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中國人天生愛存錢,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更是激化了這種天性。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的資料察看,中國大陸的居民儲蓄率從20世紀70年代到現在一直都位於世界前列。90年代初期,內地的居民儲蓄率占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35%。到了2005年,中國的居民儲蓄率更是高達51%。

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在公開演講中指出,十年前中國的居民儲蓄率為50%,現在的居民儲蓄率是45%,雖然下降了5%左右,但依然是全球儲蓄率最高的國家,堪稱「地表最富」。

不管時代如何改變,中國人總是把未雨綢繆放在第一位。不過,儲蓄率既然已經下降了5%,意味著中國人也開始將部分儲蓄拿出去花了。那麼,中國人的錢花到哪裡了呢?

可不是中國大媽的狂買特買,據人行的調查資料,中國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為317.9萬元人民幣,其中房子價值占到了總資產的71.35%。

另據中國《證券日報》報導,截止到2020年第一季度末,A股3616家上市公司中,一共有1808家披露了持有投資性房地產情況,高達一半的企業進化到「公司買房」。

然而,中國房地產產業在2021年遭受「三道紅線」宏觀調控政策的重創,可以說是多年來樓市「全面速凍」最明顯的一次。

*新聞小辭典:何謂「三道紅線」?

中國監管部門在2021年對房地產業畫出的三道指標,分別是「扣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一旦超過就踩到「紅線」,未超過則視為達標。

雖然2021年的銷售面積、銷售金額是正成長。但成長的幅度完全沒法跟過去的年份相比,過去20年,除了2008年和2014年是負增長,2021年的銷售面積與銷售金額在所有年份中增速最低。

房價跌了,多家知名開發商被爆身陷違約、破產的泥潭,一怕被割韭菜,二怕踩雷,自然令人們對於投資買房更是慎之又慎。

國際金融機構對於2022年中國大陸的GDP成長率,普遍給出不高的預期,高盛預估僅4.8%,惠譽預估5.2%,IMF預估成長率為5.6%,中國銀行研究院預期經濟成長為5%,產業分析師還進一步分析,下調預測的可能性正在「升高」。

「不敢花錢是麻煩,」中國國家統計局官員在經濟數據發布會上如此感嘆。如何提振消費,如何讓廣大人民群眾有錢花、敢花錢,將是中國2022年經濟工作的難點與重點。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辭退6萬人,「中國合夥人」新東方俞敏洪上的新一堂課
一人感染全棟帶走!中國西安疫情嚴峻,「社會面清零」是什麼?
中國K型時代、好心情經濟、供應鏈戰爭,《騰訊傳》作者吳曉波2022年八大預見

愛買房的中國人也縮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