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夢魘:德國還有哪些「第三帝國」建築

(德國之聲中文網)第三帝國的很多標志性建築,在戰火中成為廢墟。但也有少數一些遺存了下來。其中有納粹黨國的權力象征,有奧林匹克“面子工程”,還有當年為民眾“辦好事”修建的度假村。如何保存、重新利用這些往往規模宏大、背負沉重歷史陰影的建築,是挑戰幾代德國人的問題。

紐倫堡:納粹黨代會遺址

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多次在紐倫堡舉行黨代會。主要建築——建於20世紀30年代的半圓形大會堂留存至今。因其建築的體量結構,也因特殊的歷史背景,人們至今未能給這個龐然大物找到理想的利用方案。

大會堂及附屬建築所在地皮的一部分曾經被用作倉庫。目前會堂內部建有一個歷史文獻資料館,周邊有公園綠地。距此不遠處的齊柏林觀禮台及廣場曾是納粹黨舉辦群眾集會和閱兵游行的地方,現部分可參觀。

至於未來如何處置這一歷史遺產,專家和城市管理當局面對尷尬難題:它是德國歷史的重要見證——雖然是一段黑暗的歷史,存在保留的意義;但另一方面,長期以來一直沒有找到合理利用的可能性,以至於危及建築的有效保護。因此有人建議,與其花費巨資修繕又無用途,不如拆除。

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

1936年在柏林舉辦的奧運會,成為希特勒不可多得的宣傳舞台。主會場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同一年建成,帶有那個時代線條剛硬、質感厚重的建築風格。它是為數不多的仍發揮其原有功能的納粹時期修建的大型建築之一,如今是德甲柏林赫塔隊的主場。

除加蓋部分頂棚外,體育場基本保留了初始外觀。1974年和2006年,這裡曾是足球世界杯的賽場。

柏林:財政部大樓

建成於1935年的這座建築,最初是「第三帝國」航空部的辦公大樓,也是當時柏林最大的辦公建築物。二戰後是東部佔領區的行政機構曾落戶此處,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在此宣布成立。東德時期這裡一直是政府部委辦公樓。兩德統一後,負責處理東德國有企業資產的托管局入駐該建築。1999年聯邦德國政府遷都柏林,這座大樓成為聯邦財政部的辦公地。

這座體現納粹時代典型風格的實用建築因躲過了戰火的摧毀,得以繼續使用至今。內部仍保留有出自東德時期的社會主義寫實風格的大型壁畫。

呂根島:普羅拉度假村

呂根島是波羅的海上的度假勝地。「第三帝國」時期,這座風景如畫的海島上一個叫普羅拉(Prora)的地方,修建了一組巨大的“招待所”,供來此地休假的勞動人民住宿。納粹政權十分重視為勞動階層提供福利,包括為工薪者和青少年組織建設集體休假設施。

這組一體式建築長達2.5公裡,能同時容納2萬人度假。二戰後這裡是東德人民軍的兵營。統一後,建築的大部分被閒置。很多人看來,這個讓人感到沉重壓抑的龐然大物與海島休閒氛圍格格不入,與自然環境也難協調。

由於鮮少有人有興趣投資,至今只有一小部分房屋被出售,改建為住宅、酒店、青年旅社。這個昔日度假天堂的大體只能在風吹雨打中敗落。

佛格桑:納粹干部學校

在德國西部艾弗爾山區的村莊佛格桑(Vogelsang)附近,一組宏偉的建築高踞群山之間。這裡曾是納粹培養後繼人才的干部學校。

二戰後,這裡曾駐扎過英國和比利時軍隊。進入新千年後,這所希特勒時代的“高級干校”,逐漸告別軍事設施,經過修繕和改建,成為一個講述有關歷史的檔案館,同時也是艾弗爾國家公園的一個旅游信息中心。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