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的三輪車伕

中國時報【釋昭慧】 去年六月間,至德國東部大城德勒斯登參加一項跨宗教對談的教會日活動。由於老城不讓車輛進入,因此有一回與朋友乘上一輛腳踏三輪車,返回停車地點。正在瀏覽街景時,踩著三輪車的德國青年,忽然回頭向我們用中文打招呼,我不免驚訝地詢問他,是在哪裡學的中文的?他說:曾在大學時代選過漢學課程。 踩三輪車是常態性工作嗎?還是說,三輪車只是教會日期間,載運觀光客的交通工具?若是後者,車夫顯然只是臨時工。若是前者,那麼平日在老城裡,搭乘的人多嗎?收入夠拿來糊口嗎?基於自己現職大學學術主管的敏感度,一連串的問號不禁在我腦中湧現,我不禁思索著德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問題。 眼前這位青年車夫賣力地踩踏行進,他的敬業精神與愉悅神態,讓我想到諸如「幸福指數」之類的無形資產。大學四年,原本就不應被狹隘地視作「就業準備機構」,晉身社會地位的「投資環境」。倘若這樣看待大學教育,那麼大學將成為職業訓練所,一些深具陶情養性功能的文史哲學門,都將因其所提供的專業教育,無法明確提供就業機會,而導致其相形萎縮。 四年成功的大學教育,除了各學門的專業訓練之外,還有讓學生提昇生命層次,擴大宇宙視界,增加生活品質、學習同儕互動的種種功能。這些都是學生的無形資產,可以形成國家的「幸福指數」,可以厚植社會的文化底蘊。 然而在台灣,大學畢業後,倘若工作內容與所學不符,例如:大學畢業生擔任計程車司機或清潔隊員,這時輿論往往將此視作「教育資源的浪費」。記者在寫這類報導時,總不忘記提醒我們:「這樣的工作,小學或中學畢業就行了,用得到大學生嗎?」好像這些人的大學四年實在是白混了,學雜費也白繳了。 時至如今,大學系所評鑑中,「畢業生表現」已成為重要的評量指標,而所謂「表現」,當然不是指諸如生活態度或生命品質之類的內容,教育部門最關切的,其實是畢業生的就業率,甚至有評鑑委員,更變本加厲地剔除掉那些「工作內容與所學不符」的就業個案,來看待系所畢業生的就業率。這樣下來,整個社會幾乎都從畢業生是否「工作內容與所學相符」的狹隘眼光,來衡量一個系所的存在價值。 然而讀過大學的計程車司機或清潔隊員,難道他們的生活態度與生命品質,會與沒讀過大學的人一模一樣嗎?「生活態度與生命品質」這種無形資產,要如何作量化評比? (作者為玄奘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