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二行生態濕地 復育成果豐碩

大甲二行生態濕地上的水生植物。(水利局提供)
大甲二行生態濕地上的水生植物。(水利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仁德區大甲二行生態濕地位處二仁溪河畔,濕地內有多個水質淨化池,種植大面積水生植物淨化水質,常吸引本土鳥類及冬候鳥棲息,也常可見到豐富多樣魚、蟹類。水利局說,以今年度來說,濕地周邊記錄卅六種鳥類、五種蟹類和六種魚類,展現二仁溪生態復育的成果。

水利局說,曾在一月觀察到十八隻一級保育類黑面琵鷺,三月也觀察到少見的白琵鷺,冬季的濕地內可見到小水鴨、琵嘴鴨、高蹺 等候鳥棲息,夏季則有紅冠水雞、黃小鷺,以及部分陸棲型的鳥類,如白頭翁、鷦鶯等。

泥灘地上的彈塗魚。(水利局提供)
泥灘地上的彈塗魚。(水利局提供)

水中生物方面,今年見到許多彈塗魚在河灘地上,水中有蝦虎、齒舌鰻、豆仔魚等,濕地附近的泥灘、潮溝也有弧邊招潮蟹、雙齒近相手蟹、台灣厚蟹。

水利局表示,環保署補助市府進行仁德區「二仁溪大甲二行生態濕地工程」,截流當地大甲和二行兩社區的晴天汙水,最大處理量每天約二千七百噸,截流後引入濕地,並利用水生植物削減汙染,以潮水間歇動力帶來更多屬於二仁溪下游原生生態棲地物種,並營造水岸線曲折變化,對二仁溪生態復育具正面效益。

大甲二行生態濕地由市府委由專業廠商操作維護,維持水質淨化功能,並配合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建議,保留適當面積的水域空間和草叢,提供生物理想的躲藏空間。

在人工濕地池塘內,可看到白琵鷺。(水利局提供)
在人工濕地池塘內,可看到白琵鷺。(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