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畔 鄉土文化的傳承

旺報【(陳明潔)】 天津市北辰區自古漕運發達,商貿興旺,經濟的繁榮發展和古樸的鄉風民俗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運河文化並產生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現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市級非遺項目24個,區級非遺項目19個。正是這些文化瑰寶,留住了運河畔鄉土文化的根脈。 劉園祥音法鼓成立於清朝道光年間,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劉園祥音法鼓 樂舞結合 2007年6月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2008年6月被大陸國務院批准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劉園祥音法鼓會是樂舞結合的民間花會,始於並成型於1821年-1851年間,會員多為當地居民。清代,天津法鼓因媽祖娘娘祭祀而盛行,每逢「皇會」,民間的法鼓會、樂會、鶴齡會、重閣會、中幡會、高蹺會等,沿街表演各種技藝,呈現一番盛況。 劉園祥音法鼓演奏形式有設擺和行會兩種,樂曲表演上有五種打擊樂器,即鼓、鈸、鐃、鐺鐺、?鉻。演奏具有即興性,具體演奏哪個曲牌鼓是指揮,「頭鈸」或「頭鐃」與鼓配合為該套曲牌開頭。每套音樂一般由慢板起發展到快板結束。靜如平湖秋水,動似龍飛鳳舞,高潮時像萬馬奔騰,「上擂」(緊扣)時如翻江倒海、波濤滾滾,有雷霆萬鈞之勢,最後在急板中結束,很是莊嚴、激奮,入人耳目。 目前,現存的鼓箱、八角盒等道具有些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祥音法鼓原有十套歌譜,現保留五套。與其他法鼓相比,祥音法鼓屬法鼓會中的武法鼓,表演時,節奏鮮明,場面壯觀,動作多為高難度的武術套路,配合隊式、會具、服裝,呈現出紛繁多彩的演出效果。雖然會員們平均年齡偏大,但會所也會與時俱進,平時也會通過「快手」、「抖音」等新媒體將演出進行宣傳。 劉園祥音法鼓雖在幾代人的精心維護下延續至今,但現在喜歡學習法鼓的人越來越少,也出現了後繼無人的情況。面對這種困境,祥音法鼓會的老師們每週會到附近的小學,免費教授學生們法鼓技藝,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學習,將中國的傳統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穆氏傳統戲法 成就顯著 《仙人摘豆》《九連環》《大變活人》這些中國傳統戲法,你肯定聽過,或者在電視上看到過,這些都是「穆氏傳統戲法」的招牌動作。穆氏傳統戲法由戲法大師穆文慶在20世紀20年代末創建,繼承了民間戲法的特色,利用「聲、光、電、化、物」等原理進行表演,在大陸大江南北獨占一孤。傳承人楊曉亭、穆成玉、王文、王武等成就顯著。 如今,穆氏傳統戲法仍在天津北辰區運河兩岸流傳。這種高難度的技藝對演員自身的技術要求極高,能熟練掌握實屬不易。目前,大陸能夠表演中國戲法武活兒「膽、劍」、文活兒「豆、環」四大絕技者少之又少。能全面繼承穆氏傳統戲法的各項絕技的代表性傳承人中,唯有王武尚能夠進行全面表演。 穆氏傳統戲法分為文戲法和武戲法。文戲法保留有幾十種之多,以口彩相連為特色,如《八彩碗變各種小動物》、《仙人摘豆》等多種絕活。武戲法以動靜相結合為特色,保留的也有近百種之多,以吞寶劍、吞鐵球為特色,是大江南不可多見的絕活兒。 穆氏花鍵延續運河兩岸 踢毽子運動的歷史自古至今已延續了兩千多年,其具有極強的群眾基礎。穆氏花毽繼承了祖輩流傳下來的踢花毽技藝,為中國的民間藝術、民俗文化、運河文化及傳統體育的發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穆氏花毽起源於清朝光緒三年(西元1878年)由穆氏家族長輩穆成亮自西青區楊柳青石家大院跟院內踢花毽的老先生們學得踢毛毽技藝。後經他認真琢磨,刻苦鑽研,獨創出踢花毽的八項基本功,使運動和表演有機地結合起來並相互作用,經過不斷地摸索,逐步形成了穆氏花毽傳統技藝。穆成亮無意中學藝,成為天穆村民開展踢毽子運動的領路人,成為穆氏家族5代習練踢花毽技藝的第一代傳承人。 穆氏花毽從起初的比數踢到技巧踢,從最基礎的盤踢、磕踢、拐踢、蹦踢到外落、抹踢、砸踢、蹁踢逐步向高難度擴展,肢體變化越來越精巧,花樣踢法越來越多,從家族踢花毽擴展到全村的大街小巷,延續到社區和校園。 穆氏花毽的5代傳承人經過不懈努力和刻苦的習練,使穆氏花毽形成了運河兩岸主要的體育鍛煉項目。不僅如此,穆氏花毽還躋身於體育運動項目表演之林,穆氏家人及其弟子在大陸少數民族運動會和大陸農運會上都奪取過殊榮,碩果累累。今年,是大陸國家級非遺項目的申報年,穆氏花毽作為北辰區的國家及申報專案已經完成了全部申報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