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疫苗援東南亞 學者:恐衝擊美印太秩序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大國力拚接種疫苗普及率,疫情已經趨緩,疫苗外交成為大國間的權力遊戲。國合會最新一期《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聚焦疫苗外交,學者認為,大陸的疫苗外交在東南亞有所斬獲,可能衝擊美國自川普時代起便積極建構的印太秩序;不過在非洲地區,大陸提供的疫苗劑量明顯不如亞洲及拉美,目前看來成效有限。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崔進揆指出,疫苗外交已是疫情時代下大國外交與政治角力的另一特色,相較於中國與俄羅斯,美國在疫苗外交的推動上起步較晚,中、俄兩國的疫苗外交亦頗有成效,並已獲得許多國家的批准和使用。

崔進揆進一步指出,東南亞國協10國中就有9個國家接受大陸的疫苗捐贈,或是向大陸購買疫苗。他認為大陸在東南亞或是亞洲其他國家的疫苗外交,可能衝擊美國自川普時代起便積極建構的印太秩序。

他認為,儘管美國在疫苗外交的推動上起步較晚,但由於俄羅斯與中國並未向國際社會提供疫苗測試和生產的完整資訊,故在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上仍受到許多國家的質疑。美國可在疫苗外交中強調自身政治制度的優勢,並透過積極參與多邊國際組織和與盟國合作的模式,將疫苗視為全球抗疫、防疫的公共財。

綜觀大陸的疫苗外交全球布局,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亞太英語碩士學位學程主任劉曉鵬指出,中國在亞洲提供約6000萬劑,在拉丁美洲提供約7500萬劑,但是在非洲預估僅600萬劑,截至目前已明確收到中國疫苗的國家分別是塞內加爾、辛巴威、喀麥隆與索馬利亞,各約20萬劑。

劉曉鵬說,國際組織在壓力下,目前已提供近3500萬劑給非洲,並承諾在2021年底前提供7億劑,就數量而言大陸影響力應仍然有限。加上疫情是由大陸引起,感激的程度必然有限。非洲百姓普遍懷疑中國產品品質,即使有大陸疫苗也不一定會施打。他認為大陸在非洲的疫苗外交,其成效目前最多只在善意的層次。